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7 | 下载0

目的:鉴定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黑粉病病原菌,分析比较染病和健康药用大黄内生真菌群落结构.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并经形态学和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致病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感染黑粉病和健康药用大黄植株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结果:恩施州药用大黄产区黑粉病感染十分严重,田间感染率在80%左右,严重地块死亡率30%左右;经鉴定其致病菌为Thecaphora schwarzmaniana.染病药用大黄植株内生真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Simpson、Chao1、ACE、Shannon均显著下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低于健康药用大黄植株内生真菌群落.健康药用大黄植株内生真菌优势菌属为10.75%Naganishia、9.33%小双胞腔菌属(Didymella)、9.14%曲霉属(Aspergillus)、7.72%链格孢属(Alternaria)、4.66%马拉色菌属(Malassezia)、3.09%枝孢霉属(Cladosporium)、2.73%Cutaneotrichosporon;染病药用大黄植株内生真菌优势菌属为45.75%楔孢黑粉菌属(Thecaphora)、38.23%赤霉菌属(Gibberella)、6.74%链格孢属(Alternaria)、2.27%镰孢霉属(Fusarium)、1.78%小双胞腔菌属(Didymella)、1.16%Vishniacozyma.结论:该结果对于识别药用大黄黑粉病及进一步研究黑粉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和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唐涛;王帆帆;郭杰;段媛媛;郭晓亮;游景茂

来源:中药材 2021 年 44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7 | 下载:0
作者:
唐涛;王帆帆;郭杰;段媛媛;郭晓亮;游景茂
来源:
中药材 2021 年 44卷 9期
标签:
药用大黄 黑粉病 真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目的:鉴定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黑粉病病原菌,分析比较染病和健康药用大黄内生真菌群落结构.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并经形态学和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致病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感染黑粉病和健康药用大黄植株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结果:恩施州药用大黄产区黑粉病感染十分严重,田间感染率在80%左右,严重地块死亡率30%左右;经鉴定其致病菌为Thecaphora schwarzmaniana.染病药用大黄植株内生真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Simpson、Chao1、ACE、Shannon均显著下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低于健康药用大黄植株内生真菌群落.健康药用大黄植株内生真菌优势菌属为10.75%Naganishia、9.33%小双胞腔菌属(Didymella)、9.14%曲霉属(Aspergillus)、7.72%链格孢属(Alternaria)、4.66%马拉色菌属(Malassezia)、3.09%枝孢霉属(Cladosporium)、2.73%Cutaneotrichosporon;染病药用大黄植株内生真菌优势菌属为45.75%楔孢黑粉菌属(Thecaphora)、38.23%赤霉菌属(Gibberella)、6.74%链格孢属(Alternaria)、2.27%镰孢霉属(Fusarium)、1.78%小双胞腔菌属(Didymella)、1.16%Vishniacozyma.结论:该结果对于识别药用大黄黑粉病及进一步研究黑粉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和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