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社交软件的使用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为今后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3-5月,由社区小组招募MSM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共招募215名MSM,回收有效问卷214份.214人的平均年龄为30.8岁;学历在大专及以上者占73.4%;同性恋者占72.4%;84.6%的人主要通过社交软件寻找性伴.214人中确证HIV感染5人,阳性率为2.3%.分析显示,是否使用社交软件、是否使用同性社交软件和是否使用普通人群社交软件均与HIV感染不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高、性取向为同性恋的人更多地使用同性社交软件.63.1%被调查者自述曾经在社交软件上了解到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但自述了解程度与是否通过社交软件获得相关信息不相关.结论 MSM社交软件的使用与HIV感染情况无关,也没有增加其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但可以考虑改进同性社交软件功能,增加艾滋病防治知识内容,对MSM尤其是高学历、自我定位为同性恋的MSM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
作者:王丽娟;李良;丁海峰;姜树林;高彦杰;宋亮;张政
来源:职业与健康 2017 年 33卷 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