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学校集体供餐和自行就餐两种供餐模式对6~13岁学龄儿童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情况、能量及供能比的影响,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10-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选取北京市通州区4所集体供餐及4所无供餐的学校,335名6~13岁学龄儿童经知情同意后利用"连续3天24 h膳食回顾法"和称重法开展调查,结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2013)》,分析各类食物摄入量、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及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情况.结果 北京市通州区335名学龄儿童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水产类、奶类、大豆及坚果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儿童青少年推荐目标量相比,摄入量不足的人数分别为181、308、274、317、313和246人,摄入不足率分别为54.0%、91.9%、81.8%、94.6%、93.4%和73.4%;230名学龄儿童食用盐>6 g,超标率为68.7%.学校集体供餐谷薯类、蔬菜类、水产类摄入不足率的比例均低于自行就餐.学校供餐平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高于自行就餐学生(P<0.05).学校集体供餐钾、镁、锌及维生素C的平均饮食摄入不足率低于自行就餐(P<0.05).结论 学校集体供餐的中小学生谷薯类、蔬菜类、水产类食物、畜禽肉类摄入量及蛋白质、钾、镁、锌及维生素C摄入量达
作者:苏彦萍;王鹏;高静;江南;王双;王艳春
来源:职业与健康 2020 年 36卷 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