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肾泄一词最早见于汉·华佗所撰,后由唐·孙思邈编集的<华佗神医秘传>,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历代医家多有分歧,众说不一.通过查阅大量古今文献,对历代医家的观点进行探讨分析后认为,肾泄关键是由肾阳虚衰,火不生土,闭藏失职所致,与肾、脾、肝三脏有关,但肾虚为其病本.至于肾泄泄泻时间多在五更时分的原因,则是由于阴阳消长所致.因肾为阳气之根,能温煦脾土,五更是阴气极盛,阳气萌发之际,今命门火衰,脾肾阳虚,阴寒内生,阳气当至而不至,阴气极而下行,故为泄泻.
作者:高长玉;高长久;李冀
来源:中医药学报 2011 年 39卷 2期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现支持机构用户及个人包时用户开通服务。如需开通机构账号,请机构管理员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10-58882667;个人包时开通请直接点击“个人包时订购”,开通后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