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α-血红蛋白H(α-HbH)病的疗效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α-HbH病患者25例,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外周血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Ret)、血红蛋白H(HbH)水平,及外周血中造血细胞因子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3(IL-3)、集落刺激因子(GM-CSF)活性与表达的变化.结果 患者潮热盗汗、心悸气短、咽于治疗后1、2、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咽干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2个月比较也有明显改善(P<0.01).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患者Hb、HbH水平在治疗后2、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或P<0.01),Hb治疗后2、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也有明显提高(P<0.01).RBC、PLT水平治疗后无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3个月,SCF和GM-CSF活性与表达较治疗后无明显增强(P>0.05);IL-3活性与表达治疗后比治疗前则明显减弱(P<0.05).结论 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α-HbH病疗效肯定,其疗效的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外周血造血细胞因子IL-3的活性与表达有关.
作者:刘莉;张新华;王文娟;方素萍;邹阳;李俊丽;程艳玲;吴志奎
来源:中医杂志 2013 年 54卷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