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0 | 下载132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肺叶隔离技术对胸科手术患者m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浓度及氧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限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或肺癌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选择性肺叶隔离组(S组)和全肺萎陷单肺通气组(T组)各15例.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及维持麻醉,插入ID8.0 mm单腔气管导管后,将9Fr COOPDECH支气管阴塞器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放置,S组将套囊置入目标肺叶支气管人口下方1 cm,T组将套囊置入主支气管入口下方1.5cm~2 cm.于侧卧位双肺通气15 min(T1)、单肺通气或肺叶隔离30 min(T2)、单肺通气或肺叶隔离60 min(T3)和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4)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气道峰压,于T1和T4时间点收集动脉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LISA法测定IL-6、TNF-α的浓度.结果 单肺通气开始后两组气道压较单肺通气前明显升高(F=215.746,P<0.05),T组升高程度大于S组(F=53.798,P<0.01).单肺通气开始后两组氧合指数均下降,S组下降程度小于T组(F=13.747,P<0.05).单肺通气结束后(T4)两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的浓度均明显增加,S组IL-6、TNF-α的浓度均低于T组(IL-6:F=1503.734,P<0.01;TNF-α:F=1423.486,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科手术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方式

作者:冀会娟;古妙宁;肖金仿;叶靖;柯毓文;赵振龙

来源: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0 年 31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0 | 下载:132
作者:
冀会娟;古妙宁;肖金仿;叶靖;柯毓文;赵振龙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0 年 31卷 3期
标签:
胸科手术 选择性肺叶隔离 细胞因子 氧合作用 Thoracic surgery Selective lobar blockade Cytokines Oxygenation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肺叶隔离技术对胸科手术患者m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浓度及氧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限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或肺癌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选择性肺叶隔离组(S组)和全肺萎陷单肺通气组(T组)各15例.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及维持麻醉,插入ID8.0 mm单腔气管导管后,将9Fr COOPDECH支气管阴塞器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放置,S组将套囊置入目标肺叶支气管人口下方1 cm,T组将套囊置入主支气管入口下方1.5cm~2 cm.于侧卧位双肺通气15 min(T1)、单肺通气或肺叶隔离30 min(T2)、单肺通气或肺叶隔离60 min(T3)和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4)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气道峰压,于T1和T4时间点收集动脉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LISA法测定IL-6、TNF-α的浓度.结果 单肺通气开始后两组气道压较单肺通气前明显升高(F=215.746,P<0.05),T组升高程度大于S组(F=53.798,P<0.01).单肺通气开始后两组氧合指数均下降,S组下降程度小于T组(F=13.747,P<0.05).单肺通气结束后(T4)两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的浓度均明显增加,S组IL-6、TNF-α的浓度均低于T组(IL-6:F=1503.734,P<0.01;TNF-α:F=1423.486,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科手术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方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