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3 | 下载0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帕金森病(PD)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MPTP对照组与ATRA+ MPTP组,造模前后进行行为学检测,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脉络丛黏附分子和中脑黑质区炎症因子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黑质区胶质细胞活化及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 经ATRA预处理的PD小鼠外周调节性T细胞(Tregs)数目增多[(2.3±0.21)%;P<0.05].PD1表达上调[CD4+:(4.65±0.61)%;CD8+:(3.50±0.31)%;P<0.05].黏附分子(Icam-1:0.37±0.13;Vcam-1:0.32±0.06)及炎症因子(IL-6:0.16±0.05;TNF-α:0.29±0.12)相对表达均下调(P<0.05).黑质区胶质细胞活化减少,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率提高.小鼠的协调能力[转棒停留总时间:(157.5±24.5)s]及自主运动能力[运动总距离:(42.58±2.96)m]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 ATRA可能通过增强Tregs的抑炎效应,间接发挥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

作者:潘宏旭;方亮娟

来源: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7 年 4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3 | 下载:0
作者:
潘宏旭;方亮娟
来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7 年 44卷 5期
标签:
帕金森病 全反式维甲酸 调节性T细胞 神经炎症反应 多巴胺能神经元 Parkinson disease all-trans retinoic acid regulatory T cell neuroinflammatory response dopaminergic neuron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帕金森病(PD)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MPTP对照组与ATRA+ MPTP组,造模前后进行行为学检测,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脉络丛黏附分子和中脑黑质区炎症因子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黑质区胶质细胞活化及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 经ATRA预处理的PD小鼠外周调节性T细胞(Tregs)数目增多[(2.3±0.21)%;P<0.05].PD1表达上调[CD4+:(4.65±0.61)%;CD8+:(3.50±0.31)%;P<0.05].黏附分子(Icam-1:0.37±0.13;Vcam-1:0.32±0.06)及炎症因子(IL-6:0.16±0.05;TNF-α:0.29±0.12)相对表达均下调(P<0.05).黑质区胶质细胞活化减少,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率提高.小鼠的协调能力[转棒停留总时间:(157.5±24.5)s]及自主运动能力[运动总距离:(42.58±2.96)m]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 ATRA可能通过增强Tregs的抑炎效应,间接发挥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