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6 | 下载0

本文利用16S rDNA序列并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实验室前期从油污土壤中分离的产表面活性剂菌株1098-3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通过单因子实验初步确定了其产生表面活性剂的最适条件:37℃,初始pH7.0,转速200 r/min,培养基配比为可溶性淀粉2.5%,胰蛋白胨1.5%,氯化钠0.3%,磷酸二氢钾0.5%,氯化钙0.004%,硫酸铵0.6%,硫酸镁0.07%,酵母粉0.06%,50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200 mL.在此条件下,发酵液表面张力由69.3 mN/m降至34.3mN/m,此时发酵液中表面活性剂相对浓度(RBC)为500.

作者:张铮;徐琴;王昌钊;杨雪霞;杨光;曹张军;洪枫

来源:工业微生物 2014 年 44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6 | 下载:0
作者:
张铮;徐琴;王昌钊;杨雪霞;杨光;曹张军;洪枫
来源:
工业微生物 2014 年 44卷 6期
标签:
生物表面活性剂 菌株鉴定 大肠杆菌 发酵条件优化 biosurfactant strain identification Escherichia coli 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本文利用16S rDNA序列并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实验室前期从油污土壤中分离的产表面活性剂菌株1098-3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通过单因子实验初步确定了其产生表面活性剂的最适条件:37℃,初始pH7.0,转速200 r/min,培养基配比为可溶性淀粉2.5%,胰蛋白胨1.5%,氯化钠0.3%,磷酸二氢钾0.5%,氯化钙0.004%,硫酸铵0.6%,硫酸镁0.07%,酵母粉0.06%,50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200 mL.在此条件下,发酵液表面张力由69.3 mN/m降至34.3mN/m,此时发酵液中表面活性剂相对浓度(RBC)为50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