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7 | 下载0

目的:基于酶促反应法,利用HPLC测定腐胺含量,评价待筛选药物对PC-3M细胞中L-鸟氨酸脱羧酶( L-ODC)活性的影响,建立鸟氨酸脱羧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型。方法将与药物反应后的细胞处理样本,以TSKge lODS-80TM凝胶色谱柱(150 mm ×4.6 mm,5μm)为分析柱,在甲醇-水(8∶2)保持3 min,从4 min到14 min,甲醇比率由80%梯度增至100%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激发波长为340 nm,发射波长为515 nm,柱温为50℃,进样量10μl。按内标法定量。结果 ODC特异性抑制剂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对ODC活性的抑制率为(59.3±5.4)%,雷帕霉素对ODC活性的抑制率为(29.8±6.4)%,姜黄素对ODC活性的抑制率为(26.1±6.6)%。结论本模型通过测定药物对ODC细胞内鸟氨酸脱羧酶的作用,利用HPLC分离法测定在药物抑制影响下的鸟氨酸脱羧酶的活性,这一模型有望成为筛选ODC抑制剂的快速方便准确的检测方法。

作者:郝秀菊;刘志辉;栾文姬;王锋;苏丽娜;陈俊峰

来源:河北医药 2014 年 2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7 | 下载:0
作者:
郝秀菊;刘志辉;栾文姬;王锋;苏丽娜;陈俊峰
来源:
河北医药 2014 年 21期
标签:
L-鸟氨酸脱羧酶 L-鸟氨酸脱羧酶抑制剂 筛选模型 L-ornithine decarboxylase L-ornithine decarboxylase inhibitor screening model
目的:基于酶促反应法,利用HPLC测定腐胺含量,评价待筛选药物对PC-3M细胞中L-鸟氨酸脱羧酶( L-ODC)活性的影响,建立鸟氨酸脱羧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型。方法将与药物反应后的细胞处理样本,以TSKge lODS-80TM凝胶色谱柱(150 mm ×4.6 mm,5μm)为分析柱,在甲醇-水(8∶2)保持3 min,从4 min到14 min,甲醇比率由80%梯度增至100%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激发波长为340 nm,发射波长为515 nm,柱温为50℃,进样量10μl。按内标法定量。结果 ODC特异性抑制剂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对ODC活性的抑制率为(59.3±5.4)%,雷帕霉素对ODC活性的抑制率为(29.8±6.4)%,姜黄素对ODC活性的抑制率为(26.1±6.6)%。结论本模型通过测定药物对ODC细胞内鸟氨酸脱羧酶的作用,利用HPLC分离法测定在药物抑制影响下的鸟氨酸脱羧酶的活性,这一模型有望成为筛选ODC抑制剂的快速方便准确的检测方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