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比观察电针阳陵泉、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穴对急性胆囊炎 (AC) 模型豚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及胆囊组织中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信使核糖核酸 (nAchRα7 mRNA) 表达的影响, 探讨胆之下合穴阳陵泉治疗对应腑病是否存在相对特异性.方法 72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阳陵泉、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组六组, 12只/组, 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外均于胆囊注射大肠杆菌建立豚鼠急性胆囊炎模型, 成模后予电针治疗5 d, 取胆囊组织行HE染色, 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 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 RT-PCR检测胆囊nAchRα7 mRNA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 HE染色镜下观察可见其他组胆囊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 且nAChRα7mRNA表达明显降低 (P<0.01), 血清中TNF-α明显升高 (P<0.01);与模型组比较, 各电针治疗组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 (P<0.01) 而胆囊nAChRα7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 (P<0.01);与阳陵泉组比较, 足三里、上巨虚、下巨组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 (P<0.01) 而胆囊nAChRα7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 (P<0.01).结论 针刺与消化系相关的内腑下合穴对AC模型豚鼠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NF-α及nAchRα7 mRNA表达而抑制炎症因子、减轻炎症反应;对比可知, 阳陵
作者:邓石峰;过灵香;凌希;易细芹;祁芳;张泓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年 38卷 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