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0 | 下载0

在计算机控制模拟的温带地区秋末冬初自然温度与光周期组合条件下,作者对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与豌蚜(Acyrthosiphon pisum)的互作关系进行了研究,试图探索该菌有无与越冬行为有关的前兆反应.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显示,恒温20℃下长日照(光照16h/d)和短日照(光照11h/d)对该菌作用于试虫的时间-剂量效应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区别于变温(日变幅为5.4~18.9℃,温变速率0.56℃/30 min)下相同长短日照处理,且变温下长短日照处理之间亦有较显著差异.相同变温下日照长短主要影响试菌对试虫的潜伏期(致死时间).在变温日照8.0 h、9.5 h、11.0 h、11.5 h、12.0 h和16.0 h下,试菌平均潜伏期分别为15.14 d、15.19 d、11.79 d、13.33 d、11.73 d和9.21 d,明显呈随日照时数增加而递减的趋势即负相关性(a=15.58,b=-0.93,r2=0.78,p<0.01),而恒温日照11 h和16 h的平均潜伏期为5.85 d和5.97 d.镜检所有蚜尸,未发现虫菌体的任何异常现象.结果表明,虽然短日照可延长试菌的潜伏期,但试菌在所有温光组合下均保持着对寄主的有效侵染力,并无越冬的前兆行为反应.作者最后讨论了该菌随寄主迁飞而转移至可生存环境并且无法长期在寄主体外生存的可能性.

作者:冯明光;T.J.Poprawski

来源:昆虫学报 1998 年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0 | 下载:0
作者:
冯明光;T.J.Poprawski
来源:
昆虫学报 1998 年 2期
标签:
新蚜虫疠霉 豌蚜 虫霉 温度 光周期 环境影响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在计算机控制模拟的温带地区秋末冬初自然温度与光周期组合条件下,作者对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与豌蚜(Acyrthosiphon pisum)的互作关系进行了研究,试图探索该菌有无与越冬行为有关的前兆反应.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显示,恒温20℃下长日照(光照16h/d)和短日照(光照11h/d)对该菌作用于试虫的时间-剂量效应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区别于变温(日变幅为5.4~18.9℃,温变速率0.56℃/30 min)下相同长短日照处理,且变温下长短日照处理之间亦有较显著差异.相同变温下日照长短主要影响试菌对试虫的潜伏期(致死时间).在变温日照8.0 h、9.5 h、11.0 h、11.5 h、12.0 h和16.0 h下,试菌平均潜伏期分别为15.14 d、15.19 d、11.79 d、13.33 d、11.73 d和9.21 d,明显呈随日照时数增加而递减的趋势即负相关性(a=15.58,b=-0.93,r2=0.78,p<0.01),而恒温日照11 h和16 h的平均潜伏期为5.85 d和5.97 d.镜检所有蚜尸,未发现虫菌体的任何异常现象.结果表明,虽然短日照可延长试菌的潜伏期,但试菌在所有温光组合下均保持着对寄主的有效侵染力,并无越冬的前兆行为反应.作者最后讨论了该菌随寄主迁飞而转移至可生存环境并且无法长期在寄主体外生存的可能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