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外周血标志物识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相关毒性(irAE)风险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8 月至 2023 年 4 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ICIs的 195 例晚期NSCLC患者,随访并记录irAE.比较irAE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曲线,生存差异行Log-rank检验.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rAE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周血标志物对irAE的诊断效能.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 7.91 个月(1.0~45.63 个月),ICIs的中位给药周期为 4(1~49)个周期.57 例患者发生irAE,主要包括肺炎、腹泻、脂肪酶/淀粉酶升高和皮肤反应等.irAE组患者基线NLR、PLR、MLR和LDH水平高于无irAE患者(P<0.001).与无irAE组患者比较,发生irAE患者的ORR更高(47.37
作者:张富亿;阮杰斌;张倬彬
来源: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4 年 29卷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