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7 | 下载1

比较河流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群落的时空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差异,有助于了解两类藻的区别与联系.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基于2019年秋季和2020年夏季金沙江上段干流17个样点藻类及水体理化指标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季节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比较了两类藻的多样性格局及其与环境关系的异同.结果 发现,调查河段的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均以硅藻为主,其中浮游藻类以极小曲壳藻(Achnanthes minutissima)、钝脆杆藻(Fragilaria capucina)、适中舟形藻(Navicula accomoda)为主要优势种,着生藻类以极小曲壳藻(Achnanthes minutissima)、扁圆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橄榄绿色异极藻(Gomphonema olivaceum)为主要优势种.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秋季平均密度分别为:2.41×105个/L、9.43×103个/cm2,均明显高于夏季的平均密度(4.84× 104个/L、4.84× 103个/cm2).两类藻的群落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只有着生藻分类单元数存在显著季节差异.影响两个季节浮游藻类群落的环境因子主要均为总氮、氨态氮和海拔;而影响着生藻类群落的环境因子则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秋季为海拔和硅酸盐,夏季为总氮、pH和化学需氧量,且无论是秋季还是夏季,着生藻类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均更高.

作者:胡建成;宋志斌;周佳诚;谭路;唐涛

来源:生态学报 2022 年 42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7 | 下载:1
作者:
胡建成;宋志斌;周佳诚;谭路;唐涛
来源:
生态学报 2022 年 42卷 2期
标签:
河流;藻类;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季节动态
比较河流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群落的时空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差异,有助于了解两类藻的区别与联系.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基于2019年秋季和2020年夏季金沙江上段干流17个样点藻类及水体理化指标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季节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比较了两类藻的多样性格局及其与环境关系的异同.结果 发现,调查河段的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均以硅藻为主,其中浮游藻类以极小曲壳藻(Achnanthes minutissima)、钝脆杆藻(Fragilaria capucina)、适中舟形藻(Navicula accomoda)为主要优势种,着生藻类以极小曲壳藻(Achnanthes minutissima)、扁圆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橄榄绿色异极藻(Gomphonema olivaceum)为主要优势种.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秋季平均密度分别为:2.41×105个/L、9.43×103个/cm2,均明显高于夏季的平均密度(4.84× 104个/L、4.84× 103个/cm2).两类藻的群落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只有着生藻分类单元数存在显著季节差异.影响两个季节浮游藻类群落的环境因子主要均为总氮、氨态氮和海拔;而影响着生藻类群落的环境因子则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秋季为海拔和硅酸盐,夏季为总氮、pH和化学需氧量,且无论是秋季还是夏季,着生藻类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均更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