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周围骨溶解是全关节翻修术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在缺乏影像学诊断和(或)正确的治疗手段下而任其进展,骨溶解造成的无菌性松动会导致假体置换的失败,患者将需要进行关节翻修术.这篇综述的目的是立足于本体因素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来评估近几年对假体周围骨溶解的认识.假体周围骨溶解来源于多种危险因素.骨溶解特有的主体因素包括性别、体重和遗传学因素.新近的假体设计已经降低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没有一种设计可以代替体内原有的结构特征,因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关于磨损颗粒的的研究进展.在影像学诊断方面,先进的技术不断出现,但是在早期诊断方面依然缺乏有效的方法.药物干预看似是一种可行的医学干预方法,但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药物治疗被证明在阻止或抑制假体周围骨溶解方面是可行的.尽管随着假体设计的进步和对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生物学过程知识的不断丰富,假体周围骨溶解率在下降,但是在未来二十年全关节置换术数量将快速上升,这意味着我们将需要诊断和治疗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更好方法.
作者:邢金锋;宋科官;彭锂;张浩伟;周永飞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年 16卷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