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影像特征、临床病理及生物学指标在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脉管浸润(LV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经病理证实的32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按照脉管内有无癌栓分为LVI阳性组(161例)和LVI阴性组(164例).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形态学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独立样本x2检验、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及Mann-Whitney U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者MRI影像特征、临床病理及生物学指标组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脉管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临床病理及生物学指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脉管浸润在病理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前哨淋巴结转移、Ki-67指标、分子分型方面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5、0.000、0.000、0.000),而在年龄、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RI影像特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脉管浸润在MRI肿瘤大小、MRI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2),而在乳腺密度、病灶类型、肿块形态、肿块边界、毛刺征、TIC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意义的指标,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哨淋巴结转移(OR=0.081,95%CI
作者:李鸿恩;吕培锋;李悦龙;李成威;曾益辉;王霞
来源:现代肿瘤医学 2024 年 32卷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