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8和血清 TNF-α变化对创伤及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方法:大鼠剪尾取血作为正常对照,颈部去皮颈动脉结扎剪断插管作为实验对照,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创伤组)和实验休克组(失血性休克组),每组均为 8只.用单克隆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失血性休克急性期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8的动态表达,以及用 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 TNF-α水平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8表达量(平均荧光道数)以及血清 TNF-α水平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创伤组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8表达量以及血清 TNF-α水平均上调,3 h达峰值,4、5 h持续高水平;失血性休克组两者亦均上调;但与创伤组比较,3 h后则呈下调趋势.结论:创伤后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8表达上调,增强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反应,有助于局部创伤愈合、修复并抵抗感染.失血性休克组 CD18表达下调,可减少白细胞-内皮细胞过度黏附及嵌塞毛细血管,有助于机体疏通微循环,改善灌流量.
作者:阮战伟;潘景业;沈志坚;王晓蓉;全世超;金可可;陈洁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 2006 年 22卷 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