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了解护士工作场所暴力(WPV)经历者、目击者对WPV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差异性,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2—5月苏州市某医院WPV经历者、目击者2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访谈,然后对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结果:不同视域下护士对WPV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即WPV主体责任归属、预先识别及组织支持。经历者认为暴力发生患方主体责任大、WPV难以提前识别、组织支持缺乏;而目击者表示护患双方主体责任相当、WPV能够预先识别、组织支持方式需多样化。结论:不同视域下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认知存在差异,医院管理层应根据WPV经历者、目击者的反映和需求,加强安保建设,提高护士暴力识别与应对能力,降低医院暴力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蔡建政;王海芳;毛莉芬;喻伟霞;冯萍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年 26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蔡建政;王海芳;毛莉芬;喻伟霞;冯萍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年 26卷 2期
标签:
护士 工作场所暴力 医患矛盾 认知 质性研究 Nurses Workplace violence Doctor-patient conflicts Cognition Qualitative study
目的:了解护士工作场所暴力(WPV)经历者、目击者对WPV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差异性,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2—5月苏州市某医院WPV经历者、目击者2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访谈,然后对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结果:不同视域下护士对WPV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即WPV主体责任归属、预先识别及组织支持。经历者认为暴力发生患方主体责任大、WPV难以提前识别、组织支持缺乏;而目击者表示护患双方主体责任相当、WPV能够预先识别、组织支持方式需多样化。结论:不同视域下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认知存在差异,医院管理层应根据WPV经历者、目击者的反映和需求,加强安保建设,提高护士暴力识别与应对能力,降低医院暴力事件的发生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