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肺移植远期主要并发症之一,建立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是研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首要条件.目的:建立大鼠气管异位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探讨白细胞介素17在该模型中的作用.方法:按体质量配对,Wistar和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30);Wistar(供体)→SD(受体)组和SD(供体)→SD(受体)组,颈前皮下组织包埋移植气管,不同时间点分别采样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对比观察移植气管上皮丢失、淋巴细胞计数、无核软骨细胞/软骨细胞总数及白细胞介素17表达量等指标.结果与结论:两组受体全部存活.移植后第7,14,28天两组淋巴细胞计数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第14,28天两组无核软骨细胞/软骨细胞总数比值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第7,14,28天Wistar供体)→SD(受体)组上皮丢失度分别为>40%,100%,100%,SD(供体)→SD(受体)组未见明显丢失;移植后第28天Wistar(供体)→SD(受体)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发生率为100%,SD(供体)→SD(受体)组未发生闭塞.移植后第28天Wistar(供体)→SD(受体)组白细胞介素17表达量显著高于SD(供体)→SD(受体)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实验成功建立了Wistar(供体)→SD(受体)大鼠异位气管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研究提供了平台,白细胞介素17
作者:吴东;李小军;刘茂林;王建军;翟伟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年 19卷 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