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失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心脏组织鸟苷酸结合蛋白(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G蛋白)含量的变化及纳络酮对其影响。方法:颈总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45 mm Hg(1 mm Hg=0.133 kPa),稳定1 h,完成失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模型,21只大鼠随机均分为:休克组、纳络酮治疗组、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大鼠休克后6 h心脏组织中Gsα,Giα,Gqα,Goα的含量。结果:休克后心脏膜组织Gsα两条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和P<0.01)。Giα和Gqα带较对照组则显著升高(P<0.01和P<0.05),Goα降低(P<0.05)。纳络酮治疗后,Gsα两条带较休克组显著升高(均P<0.01),Giα和Gqα带较休克组显著降低(P<0.05;P<0.01),Goα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大鼠心脏组织G蛋白含量的变化可能参与了失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时信号转导系统障碍的发生。纳络酮在改善休克的同时,也改变了G蛋白的水平,提示休克大鼠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可能有G蛋白参与。
作者:熊仁平;周元国;刘苹
来源:心脏杂志 2001 年 13卷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