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0 | 下载89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复诊经肱动脉路径开展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PCI术后复诊的患者,按血管路径分为经肱动脉组(1000例)和经桡动脉组(1000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主要观察指标包括造影成功率、导管插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血管路径并发症(包括血肿、假性动脉瘤、骨筋膜室综合征、动脉痉挛和闭塞)及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穿孑孔、冠状动脉夹层).结果 两组患者的导管插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经桡动脉组比较,经肱动脉组血肿以及动脉痉挛血管路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1.5%比6.0%,0.1%比24.7%,均P<0.05);经肱动脉组冠状动脉造影的操作成功率显著高于经桡动脉组(98.8%比87.0%,P<0.05).经桡动脉组骨筋膜室综合征、桡动脉闭塞、假性动脉瘤和冠状动脉痉挛发生率分别为0.1%、0.1%、0.2%和0.2%,而经肱动脉组未见以上不良事件.结论 在PCI术后的患者中开展经肱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安全、可行,经肱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可降低患者血管路径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操作的成功率.

作者:吴铿;游琼;李腾;叶少强;莫海亮;李上海;何松坚;黄瑞娜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 年 22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0 | 下载:89
作者:
吴铿;游琼;李腾;叶少强;莫海亮;李上海;何松坚;黄瑞娜
来源: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 年 22卷 11期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肱动脉 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Coronary angiography Brachial artery Radial arte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复诊经肱动脉路径开展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PCI术后复诊的患者,按血管路径分为经肱动脉组(1000例)和经桡动脉组(1000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主要观察指标包括造影成功率、导管插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血管路径并发症(包括血肿、假性动脉瘤、骨筋膜室综合征、动脉痉挛和闭塞)及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穿孑孔、冠状动脉夹层).结果 两组患者的导管插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经桡动脉组比较,经肱动脉组血肿以及动脉痉挛血管路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1.5%比6.0%,0.1%比24.7%,均P<0.05);经肱动脉组冠状动脉造影的操作成功率显著高于经桡动脉组(98.8%比87.0%,P<0.05).经桡动脉组骨筋膜室综合征、桡动脉闭塞、假性动脉瘤和冠状动脉痉挛发生率分别为0.1%、0.1%、0.2%和0.2%,而经肱动脉组未见以上不良事件.结论 在PCI术后的患者中开展经肱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安全、可行,经肱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可降低患者血管路径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操作的成功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