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脓毒性休克患者1周内血小板动态变化,并探讨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9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临床指标〔感染部位、病原微生物类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入ICU 1、3、5、7 d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趋势和院内预后。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纳入193例患者,其中院内死亡73例,院内存活12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比例、呼吸系统感染比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血乳酸(Lac)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而泌尿系统感染比例、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均明显低于存活组。入ICU 7 d内,存活组PLT水平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而死亡组PLT水平则呈持续下降趋势,且存活组入ICU 5 d和7 d的PLT水平均明显高于死亡组〔×10
9/L:94.5(54.0,182.0)比50.0(30.5,87.5),135.0(86.8,205.8)比46
作者:高宇;梅清;潘爱军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2 年 34卷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