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缬沙坦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缬沙坦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49),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1、6个月,血浆BNP、CRP水平及心室结构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治疗1个月下降明显、治疗6个月降低速度减慢,治疗组治疗1、6个月与同时间段对照组相比下降,对照组、治疗组与同组前一时间段相比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治疗1个月,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6个月,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够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及CRP的分泌,降低炎性反应,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作者:陈福生;蒲晓群
来源:中国医师杂志 2013 年 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