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竖脊肌深面与横突间隙阻滞入路和菱形肌与竖脊肌间隙阻滞入路的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为临床选择更优的ESPB路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5月30日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择期行封堵器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组、R组和C组,每组30例.E组采用竖脊肌深面与横突间隙阻滞入路;R组采用菱形肌与竖脊肌间隙阻滞入路;C组为对照组,不进行竖脊肌阻滞的任何操作.比较三组术后6 h(T1)、12 h(T2)、24 h(T3)和48 h(T4)静息状态以及活动或咳嗽状态下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三组术后补救镇痛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T1~T4时间点,三组静息、活动或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T1、T2、T3时点,E组静息、活动或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均显著低于R组和C组(P<0.05).在T1时间点,R组静息、活动或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C组;在T2时间点,R组仅活动或咳嗽状态下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4时间点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和C组比较,E组术后补救镇痛次数更少,镇痛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发生恶心、呕吐11例(36.67%),R组12例(40.00%)
作者:王杰;李克忠
来源: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 年 16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