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05 | 下载397

目的 了解儿童血友病A抑制物发生情况,探讨抑制物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血友病门j诊的血友病A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抑制物筛查,分析抑制物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血友病A患儿102例,其中轻型5例,中间型32例,重型65例;筛查时的中位年龄为55.5(3.0 ~200.0)个月;抑制物阳性19例(18.6%):低滴度9例(8.8%),高滴度10例(9.8%).因首次出血即为危及生命的大出血而进行凝血因子Ⅷ替代治疗是抑制物形成的相关因素(P=0.03),OR值为4.10(95%CI:1.17 ~14.32);20个暴露日以内为产生抑制物的高风险期(P=0.04),OR值为3.32(95% CI:1.02~10.86).短期内接受高强度因子暴露是导致高滴度抑制物发生的相关因素(P=0.01),OR值为5.25(95% CI:1.45 ~21.92).结论 本组患儿血友病A抑制物总体发生率及高、低滴度抑制物发生率与国外报道相似,危重症抢救所接受的高强度因子治疗是抑制物以及高滴度抑制物产生的相关因素.

作者:魏琪琪;李刚;唐凌;陈振萍;甄英姿;吴心怡;张宁宁;张纪水;于国霞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2014 年 52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05 | 下载:397
作者:
魏琪琪;李刚;唐凌;陈振萍;甄英姿;吴心怡;张宁宁;张纪水;于国霞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2014 年 52卷 2期
标签:
儿童 血友病A 抑制物 Child Hemophilia A Inhibitor
目的 了解儿童血友病A抑制物发生情况,探讨抑制物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血友病门j诊的血友病A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抑制物筛查,分析抑制物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血友病A患儿102例,其中轻型5例,中间型32例,重型65例;筛查时的中位年龄为55.5(3.0 ~200.0)个月;抑制物阳性19例(18.6%):低滴度9例(8.8%),高滴度10例(9.8%).因首次出血即为危及生命的大出血而进行凝血因子Ⅷ替代治疗是抑制物形成的相关因素(P=0.03),OR值为4.10(95%CI:1.17 ~14.32);20个暴露日以内为产生抑制物的高风险期(P=0.04),OR值为3.32(95% CI:1.02~10.86).短期内接受高强度因子暴露是导致高滴度抑制物发生的相关因素(P=0.01),OR值为5.25(95% CI:1.45 ~21.92).结论 本组患儿血友病A抑制物总体发生率及高、低滴度抑制物发生率与国外报道相似,危重症抢救所接受的高强度因子治疗是抑制物以及高滴度抑制物产生的相关因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