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在CT图像上以水平面和真骨盆平面作为参照进行的关节置换髋臼相关参数所产生的差异,明确其对手术效果的可能影响。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正常髋关节CT影像80例。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包括:CT检查范围包含骨盆、髋臼及全部股骨头;髋臼、股骨头和骶髂关节等无明显病变;被检查者在扫描时无强迫体位。排除标准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其他脊柱疾病及髋、膝关节固定畸形者;因急腹症或其他急诊疾病导致CT检查时可能导致强迫体位者;有外伤或骨折病史者。其中男44例,女36例,平均年龄(40±6)岁(18~55岁)。 CT在自然平卧位下以垂直水平面扫描,在CT定位片及扫描图像上测量双侧髋臼的前倾角、外展角、股骨头中点-髋臼边缘( CE)角、髋臼宽度、髋臼深度、髋臼角,并测量真骨盆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采用CT软件将影像作三维重建,并重新垂直于真骨盆平面进行扫描,用同样方法测量上述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左右侧髋臼及两个平面下参数的差异,成组t检验比较男女髋臼的差异,两个参考平面的夹角与所测量参数的差值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水平面及真骨盆平面上,左右侧髋臼参数值无统计学差异(水平面上:t =-0.06、-0.75、-0.3
作者:吴昊;王渭君;孙明辉;翁文杰
来源: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 年 10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