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57 | 下载293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解剖的性别差异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3年3月至2006年10月,对213例(294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固定平台高屈曲后稳定型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男87例(118膝),女126例(176膝);年龄55~70岁,平均64.4岁.患膝均无膝反张;伸直受限<10°,膝内翻或膝外翻<10°,KSS内外侧稳定性评分≥10分,双膝关节屈曲度均≥110°,双侧股四头肌肌力4+~5级,体重指数<30 kg/m2.对患者术前、术后2年的KSS评分,股骨远端前后径校正后的股骨前、后髁偏距以及术前、术中、术后2年的膝关节屈曲度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男、女患者的KSS各项评分、膝关节屈曲度,术后膝关节屈曲度、KSS稳定性评分、行走功能的改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男性患者术后KSS疼痛评分,上、下楼功能,术中膝关节屈曲度的改善值均高于女性.两组校正后的股骨后髁偏距均有所减小,女性的减小程度显著高于男性[女性(-5.23±3.02)mm,男性(-1.38±2.04)mm],前髁偏距减小程度相同[女性(-2.39±2.72)mm,男性(-2.97±2.81)mm].校正后的后髁偏距改变值与术后KSS疼痛评分、爬楼功能及术中膝关节屈曲度的改善值均呈正向相关.结论 中国男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优于女性,股骨假体设计应考虑不同性别间的解剖差异.

作者:张宇;刘军;田孟强;孙振辉;鲁富泰;程瑜;贾健;马信龙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10 年 30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57 | 下载:293
作者:
张宇;刘军;田孟强;孙振辉;鲁富泰;程瑜;贾健;马信龙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2010 年 30卷 12期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性别特性 假体和植入物 Arthroplasty,replacement,knee Gender identity Prostheses and implants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解剖的性别差异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3年3月至2006年10月,对213例(294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固定平台高屈曲后稳定型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男87例(118膝),女126例(176膝);年龄55~70岁,平均64.4岁.患膝均无膝反张;伸直受限<10°,膝内翻或膝外翻<10°,KSS内外侧稳定性评分≥10分,双膝关节屈曲度均≥110°,双侧股四头肌肌力4+~5级,体重指数<30 kg/m2.对患者术前、术后2年的KSS评分,股骨远端前后径校正后的股骨前、后髁偏距以及术前、术中、术后2年的膝关节屈曲度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男、女患者的KSS各项评分、膝关节屈曲度,术后膝关节屈曲度、KSS稳定性评分、行走功能的改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男性患者术后KSS疼痛评分,上、下楼功能,术中膝关节屈曲度的改善值均高于女性.两组校正后的股骨后髁偏距均有所减小,女性的减小程度显著高于男性[女性(-5.23±3.02)mm,男性(-1.38±2.04)mm],前髁偏距减小程度相同[女性(-2.39±2.72)mm,男性(-2.97±2.81)mm].校正后的后髁偏距改变值与术后KSS疼痛评分、爬楼功能及术中膝关节屈曲度的改善值均呈正向相关.结论 中国男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优于女性,股骨假体设计应考虑不同性别间的解剖差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