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 | 下载1

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SCIA)浅支穿支皮瓣联合皮瓣供区以远全厚皮片修复四肢较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1月—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四肢较大创面患者,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28~75岁。Ⅰ期行清创、骨折复位固定、肌腱血管神经修复和负压封闭引流。Ⅱ期清创后,创面总面积为13.0 cm×8.0 cm~34.0 cm×15.0 cm。采用SCIA浅支穿支皮瓣(面积为10.0 cm×6.5 cm~15.0 cm×8.0 cm)修复肌腱、骨外露处创面(面积为9.0 cm×6.0 cm~14.0 cm×7.0 cm),采用皮瓣供区以远全厚皮片(面积为5.0 cm×3.5 cm~13.0 cm×8.0 cm)修复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面积为5.0 cm×3.5 cm~13.0 cm×8.0 cm)。供区创面均经拉拢缝合。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观察皮瓣和皮片成活情况。随访观察皮瓣和皮片情况、供区瘢痕情况及其对供区功能的影响。末次随访时,采用疗效满意度评分表评价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2.0~3.5 h,手术出血量为100~320 mL。1例患者术后第2天皮瓣边缘出现瘀斑、静脉危象,经探查后皮瓣成活;其余患者皮瓣均顺利成活。患者皮片均顺利成活。2例患者因后期肥胖导致皮瓣臃肿,术后6个月行皮瓣削薄手术后

作者:刘洋洋;吴敏;朱军;张宽宽;牛海州;高许斌;韩仲兵;刘奋斗

来源: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4 年 40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 | 下载:1
作者:
刘洋洋;吴敏;朱军;张宽宽;牛海州;高许斌;韩仲兵;刘奋斗
来源: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4 年 40卷 1期
标签: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四肢 皮片移植 创面修复 Surgical flaps Perforator flap Microsurgery Extremities Skin grafting Wound repair
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SCIA)浅支穿支皮瓣联合皮瓣供区以远全厚皮片修复四肢较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1月—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四肢较大创面患者,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28~75岁。Ⅰ期行清创、骨折复位固定、肌腱血管神经修复和负压封闭引流。Ⅱ期清创后,创面总面积为13.0 cm×8.0 cm~34.0 cm×15.0 cm。采用SCIA浅支穿支皮瓣(面积为10.0 cm×6.5 cm~15.0 cm×8.0 cm)修复肌腱、骨外露处创面(面积为9.0 cm×6.0 cm~14.0 cm×7.0 cm),采用皮瓣供区以远全厚皮片(面积为5.0 cm×3.5 cm~13.0 cm×8.0 cm)修复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面积为5.0 cm×3.5 cm~13.0 cm×8.0 cm)。供区创面均经拉拢缝合。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观察皮瓣和皮片成活情况。随访观察皮瓣和皮片情况、供区瘢痕情况及其对供区功能的影响。末次随访时,采用疗效满意度评分表评价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2.0~3.5 h,手术出血量为100~320 mL。1例患者术后第2天皮瓣边缘出现瘀斑、静脉危象,经探查后皮瓣成活;其余患者皮瓣均顺利成活。患者皮片均顺利成活。2例患者因后期肥胖导致皮瓣臃肿,术后6个月行皮瓣削薄手术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