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3 | 下载886

目的 探讨儿童夜戴角膜塑形镜角膜并发症的特点、原因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夜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113例(219只眼),其中7例患者为单眼戴镜,平均年龄(11.5±2.0)岁,近视度数-1.00-9.00 D,其中-2.00-4.00 D 157只眼,于配戴角膜塑形镜当日,戴镜后1h、次日早晨及戴镜后2d、3d、1周、2周进行检查,之后每月复查1次,随访6个月.裂隙灯检查法观察角膜是否有水肿、机械损伤、色素沉积、混浊浸润;对荧光素染色形态、位置、数量、范围、深度追踪6个月以上.结果 点状角膜上皮剥脱18例(29只眼,13.24%),角膜浅基质层浸润混浊5例(6只眼,2.74%),角膜上皮下铁沉积症9例(17只眼,7.76%),以上均无明显症状,经停戴镜及相关治疗,前者完全治愈,但后两者经6个月随访,病灶渐退.上述并发症除6只眼在3个月内出现,其余46只眼均发生在戴镜6个月以上.结论 儿童夜戴角膜塑形镜出现并发症应立即停戴镜,及时治疗和随访,避免恶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角膜塑形术应严格控制在医疗单位进行,并由有资质的眼科医师随诊.

作者:苗春旭;徐昕涌;张会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17 年 53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3 | 下载:886
作者:
苗春旭;徐昕涌;张会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2017 年 53卷 3期
标签:
近视 接触镜 角膜疾病 角膜混浊 Myopia Contact lenses Corneal diseases Corneal opacity
目的 探讨儿童夜戴角膜塑形镜角膜并发症的特点、原因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夜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113例(219只眼),其中7例患者为单眼戴镜,平均年龄(11.5±2.0)岁,近视度数-1.00-9.00 D,其中-2.00-4.00 D 157只眼,于配戴角膜塑形镜当日,戴镜后1h、次日早晨及戴镜后2d、3d、1周、2周进行检查,之后每月复查1次,随访6个月.裂隙灯检查法观察角膜是否有水肿、机械损伤、色素沉积、混浊浸润;对荧光素染色形态、位置、数量、范围、深度追踪6个月以上.结果 点状角膜上皮剥脱18例(29只眼,13.24%),角膜浅基质层浸润混浊5例(6只眼,2.74%),角膜上皮下铁沉积症9例(17只眼,7.76%),以上均无明显症状,经停戴镜及相关治疗,前者完全治愈,但后两者经6个月随访,病灶渐退.上述并发症除6只眼在3个月内出现,其余46只眼均发生在戴镜6个月以上.结论 儿童夜戴角膜塑形镜出现并发症应立即停戴镜,及时治疗和随访,避免恶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角膜塑形术应严格控制在医疗单位进行,并由有资质的眼科医师随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