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7 | 下载4

目的:探讨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PPCD)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诊断为PPCD的18例(27只眼)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23.61±14.81)岁。单眼和双眼发病的患者各9例。所有患者均行裂隙灯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分析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不同分型PPCD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患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76±0.33,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1 723.6±698.3)个/mm 2。1型PPCD的主要共聚焦显微镜下影像学表现:Descemet膜可见鳞片状或同心圆状高反光区及圆形或椭圆形低反光暗区,角膜内皮层可见“弹坑状”或“火山口状”暗区;2型PPCD主要表现:Descemet膜条带状、片状高反光,可伴纤维条索样改变以及囊泡状低反光暗区,角膜内皮层可见脊状结构和沟槽状暗区;3型PPCD表现:角膜内皮细胞失去正常六边形的形态,呈上皮细胞样化生。 结论:PPCD主要累及Descemet膜和角膜内皮层,使用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Descemet膜高反光增厚、角膜内皮层暗区及角膜内皮细胞的上皮样化生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是临床诊断及动态监测PPCD的重要方法。

作者:顾绍峰;彭荣梅;肖格格;洪晶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22 年 58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7 | 下载:4
作者:
顾绍峰;彭荣梅;肖格格;洪晶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2022 年 58卷 2期
标签:
角膜营养不良,遗传性 显微镜检查,共焦 角膜后弹力层 内皮,角膜 Corneal Dystrophies, Hereditary Microscopy, confocal Descemet membrane Endothelium, corneal
目的:探讨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PPCD)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诊断为PPCD的18例(27只眼)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23.61±14.81)岁。单眼和双眼发病的患者各9例。所有患者均行裂隙灯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分析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不同分型PPCD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患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76±0.33,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1 723.6±698.3)个/mm 2。1型PPCD的主要共聚焦显微镜下影像学表现:Descemet膜可见鳞片状或同心圆状高反光区及圆形或椭圆形低反光暗区,角膜内皮层可见“弹坑状”或“火山口状”暗区;2型PPCD主要表现:Descemet膜条带状、片状高反光,可伴纤维条索样改变以及囊泡状低反光暗区,角膜内皮层可见脊状结构和沟槽状暗区;3型PPCD表现:角膜内皮细胞失去正常六边形的形态,呈上皮细胞样化生。 结论:PPCD主要累及Descemet膜和角膜内皮层,使用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Descemet膜高反光增厚、角膜内皮层暗区及角膜内皮细胞的上皮样化生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是临床诊断及动态监测PPCD的重要方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