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亚苦蒿醇提物大孔树脂30%乙醇洗脱部位免疫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中亚苦蒿醇提物大孔树脂30%乙醇洗脱部位(AAEM-30%)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和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中亚苦蒿醇提物经AB-8型大孔树脂分离得到AAEM-30%,对其多糖、黄酮和萜类含量进行测定。体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AAEM-30%对DC表面分子分化簇(CD)40、CD80和CD86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DC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体内通过不同给药剂量(50、100 mg/kg)和不同给药方式(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灌胃)检测AAEM-30%对ICR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AAEM-30%中多糖、黄酮、萜类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4.30%、22.50%、28.19%。体外能够增强小鼠DC表面分子CD40、CD86以及DC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均 P<0.001)。与对照组比较,3种给药方式的小鼠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50、100 mg/kg AAEM-30%腹腔注射组的胸腺指数和50 mg/kg AAEM-30%灌胃组的脾脏指数均增加(均 P<0.05)。100 mg/kg AAEM-30%腹腔注射组的CD19 +细胞数量增加( P<0.01),50 mg/kg AAEM-30%灌胃组的CD19 +细胞数量增加( P<0.05)。100 mg/kg AAEM-30%灌胃组的CD11b +和CD11c +数量增加( P<0.05)。灌胃和腹腔注射2种给药方式均能增加CD4 +和CD8 + T淋巴细胞的数量(均 P<0.05)。 结论:AAEM-30%能够促进小鼠DC的成熟,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亚苦蒿提取物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中亚苦蒿硅胶柱分离组分(AEM-SC)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成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中亚苦蒿大孔吸附树脂70%乙醇洗脱组分,经硅胶柱进一步分离得到洗脱组分AEM-SC,并对其多糖、总黄酮、三萜类含量进行测定。流式细胞术检测AEM-SC对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抗原吞噬能力及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AEM-SC对DC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AEM-SC中多糖、黄酮类和萜类的含量分别为10.12%、5.70%和3.62%。体外功能实验结果显示,AEM-SC可明显降低脂多糖诱导的DC表面分子CD40、CD86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MHC-Ⅱ)的表达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p40(IL-12p4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的水平(均 P<0.05),提高DC摄取抗原的能力( P<0.01),降低DC刺激小鼠脾脏CD4 + T与CD8 + 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均 P<0.001)。小鼠炎症模型实验中,AEM-SC可明显降低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体内DC表面分子CD40、CD86、CD80的表达(均 P<0.001)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2p40的表达(均 P<0.01)。 结论:AEM-SC在体外与体内实验中均表现出抑制DC成熟的能力,显示AEM-SC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蒿属外来药用资源中亚苦蒿的特异性PCR鉴别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基于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建立了一种中亚苦蒿药材的鉴别方法,可以准确、便捷地鉴别中亚苦蒿及其近缘种.方法:利用Chloroplast Genome Information Resource(CGIR)数据库查找中亚苦蒿及其近源种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并筛选获得中亚苦蒿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根据SNP位点设计一对中亚苦蒿特异性鉴别引物zykh1-F和zykh1-R.采集中亚苦蒿及其常见近缘种的原植物样本,建立中亚苦蒿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并优化反应体系,对该方法进行耐受性和适用性考察.利用该方法对从新疆药材市场购买中亚苦蒿药材样本进行鉴别.结果:中亚苦蒿特异性PCR鉴别方法采用鉴别引物zykh1-F和zykh1-R,退火温度为54℃、循环次数为33次.经PCR扩增和凝胶电泳后中亚苦蒿在210 bp处可观察到单一明亮条带,其余近缘种如艾、黄花蒿、白叶蒿、野艾蒿均无条带.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中亚苦蒿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可准确鉴别中亚苦蒿及其常见近缘种,具有高度特异性,且该方法节约时间和成本,为中亚苦蒿资源引种和利用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物种鉴别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