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性肿瘤中等大分割放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放疗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常规分割作为最常用的放疗模式,存在治疗时间长、效率低等缺点。随着放疗设备及技术的进步,中等大分割放疗已成为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标准治疗方式。但中等大分割放疗在更加广泛肿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未得到充分证实。本文对中等大分割放疗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前列腺癌放疗时CBCT使用频率和匹配策略的剂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疗时锥形线束CT(CBCT)的使用频率和匹配策略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22年6月—2023年5月收治的21例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患者的561套每日CBCT图像,患者均接受中等分割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剂量为70 Gy分25次,2.8 Gy/次。根据不同图像引导方式和频率,校准摆位误差后将计划CT刚性配准到CBCT,CT值和结构通过形变配准算法传播到CBCT,根据形变矢量场将每日剂量映射到计划CT进行剂量累加。将每日在线CBCT验证的实际累积剂量与每周CBCT方案(第1-3、6、11、16、21天CBCT扫描)进行比较。比较基于骨匹配与基于软组织匹配(自动骨匹配后手动前列腺匹配并最终以直肠前壁为主做微调)两种匹配方式的摆位误差及剂量学参数。非正态分布的计划剂量和累积剂量之间的剂量学参数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移床值和平均剂量参数采用配对 t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与每日CBCT图像引导相比,每周方案的CTV_D 98%[(69.08±1.58)∶(65.24±3.64)Gy, P<0.001]明显减少。采用骨匹配的CTV_D 98%为(69.27±2.14)Gy,但直肠高量较高:V 60 Gy为3.18%±3.10%、V 65 Gy为0.77%±1.23%。采用软组织匹配方案的靶区覆盖率足够,CTV_D 98%为(69.08±1.58)Gy;且直肠高量区剂量的百分体积明显减少,V 60 Gy为2.02%±2.42%,V 65 Gy为0.34%±0.68%。 结论:中等分割前列腺癌放疗,每日CBCT图像引导的靶区覆盖度优于每周方案。自动骨匹配后手动前列腺匹配并最终依据直肠前壁做微调的匹配策略,能在保证靶区覆盖率前提下较好地保护直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大分割(5×6Gy)调强放射治疗实体瘤脑寡转移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比大分割(5×6 Gy)及中等剂量分割(20×2.5 Gy)两种调强放射治疗(IMRT)分割模式治疗实体瘤脑寡转移(1~4个病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肿瘤科行IMRT的实体瘤脑寡转移患者86例.其中转移瘤灶剂量30 Gy(5×6 Gy)19例(大分割放疗组),50 Gy(20×2.5 Gy)67例(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肿瘤最大直径、颅外病灶情况、是否同时全身治疗等6个因素行1:2最小毗邻法匹配,最终对照组纳入38例.参照Recist 1.1标准评价放疗后疗效,计算有效率(ORR).记录患者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颅内局部控制(LC)、颅内远处控制(DC)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LC、DC的影响因素.结果 大分割放疗组、对照组分别有31、60个病灶.大分割放疗组与对照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9%(15/19)vs.68.4%(26/38),χ2=0.404,P=0.659],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6%(6/19)vs.21.1%(8/38),χ2=0.811,P=0.677].随访期间,大分割放疗组、对照组分别出现8、18例放疗病灶局部进展,中位LC时间分别为8.5、9.0个月;出现15、27例颅内远处转移,中位DC时间分别为8.0、9.0个月,两组LC和D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分别为0.037、0.036,P>0.05).全身治疗、病灶数是LC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灶数是DC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大分割(5×6 Gy)及中等剂量分割(20×2.5 Gy两种IMRT分割模式对实体瘤脑寡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相当,急性脑放射反应无显著差异.对脑寡转移患者给予分割次数较少的大分割方案(5×6 Gy)IMRT是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