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不同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资源情况比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了解贵州省不同等级公立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状况,为本省重症医学质量改进及学科建设提供方向和决策依据。方法:通过表格填报和(或)现场调查的方式获取贵州省各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资源状况,填报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现场调查(部分医院)于2018年3月进行。2018年贵州省医院数据从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获取,该数据于2019年11月28日在线发布。对纳入的信息按ICU建设状况、主要设备配置状况和技能开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39家三级医院和77家二级医院,分别占该等级公立医院数的76.5%(39/51)和50.0%(77/154);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分别占该等级综合医院的86.8%(33/38)和50.4%(69/137)。在ICU建设状况方面: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ICU成立更早〔年:2011(2008,2012)比2013(2011,2015), P<0.01〕,拥有的ICU床位数、医生和护士人数更多〔张:15(11,20)比8(6,10),名:9(8,11)比6(5,7),名:25(20,41)比15(12,19),均 P<0.01〕,但ICU医生/床位比、ICU护士/床位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ICU设备配置状况方面:与二级医院ICU比较,三级医院ICU有更多的呼吸机和更高的呼吸机/床位比、更多的输液泵及更高的输液泵/床位比、更多的监护仪、胃肠营养泵和单人间,有负压病房的比例更高〔呼吸机(台):14(10,18)比6(4,8),呼吸机/床位比:1.0(0.7,1.1)比0.8(0.6,1.0),输液泵(台):10(6,20)比5(3,8),输液泵/床位比:0.8(0.0,1.0)比0.0(0.0,0.4),监护仪(台):18(13,24)比9(6,12),胃肠营养泵(台):2(1,5)比1(0,3),单人间病房(间):2(1,3)比1(0,3),负压病房:53.8%(21/39)比31.5%(23/73),均 P<0.05〕;此外,配备便携式呼吸机、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PiCCO)、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B超机、支气管镜、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CO 2)监测设备、脑电图双频指数(BIS)监测仪、床旁胃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仪的比例更高〔分别为86.7%(26/30)比59.6%(28/47),43.3%(13/30)比1.5%(1/66),14.3%(4/28)比0%(0/65),10.7%(3/28)比0%(0/65),62.5%(20/32)比37.3%(25/67),97.1%(33/34)比63.6%(42/66),60.6%(20/33)比28.4%(19/67),17.2%(5/29)比0%(0/65),27.6%(8/29)比1.5%(1/65),77.4%(24/31)比52.3%(34/65),均 P<0.05〕。在能开展的技能方面,与二级医院ICU比较,三级医院ICU开展颅内压监测、腹内压监测、超声诊断、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和血液净化的比例更高〔31.6%(12/38)比14.7%(11/75),75.7%(28/37)比38.6%(27/70),61.5%(24/39)比24.3%(18/74),89.7%(35/39)比45.9%(34/74),92.3%(36/39)比48.6%(36/74),均 P<0.05〕。 结论:本次数据主要来自贵州省公立综合医院。三级医院较二级医院更早建立ICU,其ICU规模更大,硬件配置更优,能开展的技术更多;但二、三级医院ICU之间人力资源状况类似。二、三级医院均需提升ICU人力和设备配置以及拓展各项ICU技能,且二级医院的需要可能更迫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便携式智能输液设备关键技术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能满足各种环境,尤其是野外战地及灾难环境下救护的便携式智能化输液设备,以提高病房、手术室、野战及灾难环境等输液及时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目前便携式输液设备存在的问题,针对其移动性、便携性、人工智能性(自动识别、自动加压、自动切换、自动报警、自动停止)、多通道(同时满足动脉和静脉输液)以及重力与动力输液融合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发多功能便携式智能输液设备,并通过仿真模型、动物实验及户外移动实验检测该系统的精准度、灵敏度、稳定性和安全性.结果:该设备实现了自动加压、自动报警、自动切换及多通道监测功能,通过仿真模拟实验、动物实验、户外移动输液实验并进行持续改进,有效验证了该设备在病房、户外和灾难环境救治输液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极大地方便了患者户外活动、外出检查.结论:便携式智能输液设备系统设备结构简单、轻便,可操作性强、智能化程度高,能够解决目前便携式输液设备普遍存在的功能性和操作性的问题,满足野外现场救护、院前急救、重症病房、手术室、介入治疗及普通病房或患者外出的使用需求,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便携式静脉穿刺辅助设备在基层部队卫勤保障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便携式静脉穿刺辅助设备在基层部队中的应用效果,并收集该设备的使用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该设备.方法 2018年9月分别选取2个不同战区的基层训练部队127名战士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使用常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静脉输液;实验组64例,应用便携式静脉穿刺辅助设备.对比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建立单次静脉通路的耗时以及疼痛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建立单个静脉通路的耗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便携式静脉穿刺辅助设备使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患者疼痛程度以及建立静脉通路的时间大幅下降,同时减轻了基层部队卫生员的工作压力,提升了工作效率,适用于基层部队的静脉穿刺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便携式通用生命支持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为满足应急救援需求,设计一种一体化便携式通用生命支持系统,为伤员提供多参数监护和生命支持治疗.方法 把关键急救设备与器械进行微型化、轻量化和集成化设计,将多种急救设备的功能集成于一台设备上实现,系统主要包括机械通气、输液、监护、供氧、供电等模块;外形、结构、显示和操控界面充分考虑人机交互设计,采取外接氧源供氧,可接高压氧源和低压氧源;采用内部电池和外接交/直流电源供电.结果 该系统满足人机工程要求,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可实现呼吸支持、输液、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等功能,各项技术参数都高于研制总要求,具有更强的多环境适应性,可以在高寒、高原、雨淋、颠簸等多种野外环境下正常工作.结论 研制的微型化、轻量化便携式通用生命支持系统性能可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环境适应性强,可广泛用于事故救援、灾害救援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