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互联网+"的自主探究式教学在医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自主探究式教学(简称探究教学)在医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2年7月,选取空军军医大学2019~2022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等专业815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2020~2022级610人为试验组,采用探究教学;2019级205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 结果:实验课程成绩,试验组学生成绩(86.77±1.64)分高于对照组的(80.28±4.26)分,其中,过程性评价成绩试验组学生(86.98±1.45)分高于对照组的(81.16±2.27)分,终结性考核成绩试验组学生(85.27±1.53)分高于对照组的(79.43±5.1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式的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认为教学提升了其分析问题能力[552人(90.5%)]、解决问题能力[534人(87.5%)]、协作能力[545人(89.3%)]和动手操作能力[547人(89.7%)],对照组相应数据为131人(63.9%)、168人(82.0%)、144人(70.2%)和146人(7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探究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具备资料整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6小时前
-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医用有机化学》自主性"教"与"学"模式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7小时前
针对医学院校《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征,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将自主性"教"与"学"模式充分融入教学过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7级《医用有机化学》教学中,开展了基于信息资源的自主学习-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辅助教学、基于网络的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等。结果发现,这种"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与"学"在《医用有机化学》课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整合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用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7小时前
-
科研对医学院校医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科学研究与教学相互促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医学院校医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以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举措.实践证实,在教学中融入科学研究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增加其对化学实验课的兴趣及对理论课知识点的理解,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于医用有机化学的实验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现代敷料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创面治疗效率、创面愈合质量、治疗体验以及预后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医用纱布、棉垫等传统敷料因其功能局限性无法达到抗菌、止血、保湿等有利于创面愈合的效果。由此涉及高分子材料、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等众多科学领域的现代敷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是目前国内外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领域。而如何赋予现代敷料有利于创面修复的功能以及使其接近完美是学者们长久以来的追求。故本文对现代敷料的发展、分类和其通过减弱创面炎症反应、加强创面抗菌能力、促进创面血管化、减少创面出血及改进自身理化特性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进行相关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雨课堂联合MOOC教学法在医用有机化学线上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雨课堂联合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教学法在医用有机化学线上实验教学改革的策略.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2020级179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雨课堂为线上教学工具、MOOC为线上教学平台,通过实验操作考核指标、教学视频、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探索提升线上实验教学效果的策略.结果:在雨课堂联合MOOC线上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操作考核指标的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在课前准备、课中教学以及课后巩固等教学环节中,过程性评价是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和教学质量的保障,线下实践则是巩固线上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结论:雨课堂联合MOOC教学法在医用有机化学线上实验教学中发挥了良好效果,可为线上实验教学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