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系统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依据解剖学参数设计并制造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系统,采用新鲜尸体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评价可动固定术后寰枢椎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 方法 采用60套干燥寰枢椎标本进行解剖学观测,依据解剖学参数设计并制造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系统,将12具新鲜的成人头颈部标本制备成生物力学实验模型,分别测定其完整状态、寰椎前弓与齿状突切除减压术后、可动固定术后以及Harms钢板内固定术后四种状态下的运动范围和中性区. 结果 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系统术后,寰枢椎在屈伸、侧屈下的运动范围和中性区与完整状态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向旋转运动与完整状态相比有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完整状态、减压术后及假体置换术后相比,Harms钢板内固定术后寰枢椎在各个方向运动下的运动范围与中性区均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系统能够从结构和功能上对寰枢椎进行仿生模拟,达到了兼顾寰枢椎稳定性和运动功能的双重目的,为寰枢椎疾患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系统的犬活体动物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利用犬活体动物模型探讨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系统假体长期放置后的力学稳定性及组织相容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8只正常成年雄性杂交犬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组和Harms固定融合组,分别施行假手术、可动固定术及Harms钢板固定融合术.各组实验犬饲养12周后处死,取可动固定组及正常对照组假体邻近软组织、引流淋巴结、脾脏、肝脏组织行HE染色,取可动固定组颈椎标本行硬组织切片染色,观察假体组织相容性;取新鲜颈椎标本(C0~C2)制备生物力学测试模型,在MTS 858生物材料试验机上测定各组颈椎标本的三维运动范围与中性区.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可动固定组假体周围组织、引流淋巴结、脾脏、肝脏均正常,无含铁血黄素沉积,无炎症反应,未见金属颗粒.硬组织切片染色可见可动固定假体周围无炎症反应,假体骨组织界面无松动.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前路可动固定术后,寰枢椎在屈伸、侧屈及旋转运动下的运动范围和中性区与完整状态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系统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低磨损,能够在活体内长期稳定放置的基础上保留寰枢椎的运动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是另辟蹊径还是异想天开——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治疗AIS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技术是一类腰椎非融合固定技术,主要借助钉间具有一定形变功能的动态棒或连接器使固定系统具有一定的活动度,也有产品是钉的头体间可动设计.与传统经椎弓根钉棒系统的坚强固定相比,它既可维持固定节段必要的稳定又无需植骨融合,同时保留一定的活动功能.经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的主要功效在于:其一,部分或大部分地限制固定节段的活动度以克服病理性的不稳;其二,维持椎间隙高度和部分卸载椎间应力负荷,以对抗垂直方向的压应力为主,理论上可减缓或阻止固定节段的退行性病理进程,目前主要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外科治疗[1、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