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一起校园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分析包头市某高校一起校园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传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高校COVID-19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22年包头市某高校一起COVID-19校园聚集性疫情的阳性病例与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并绘制疫情传播时间轴、疫情传播示意图.采用实时定量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采集的标本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结果]该起校园聚集性疫情发现阳性病例8例,其中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病例A1为本起校园聚集性疫情的感染1号病例来源,共传染同宿舍和同楼层7人.排查出的其余306名密切接触者经过10 d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感染率为1.22%,密接转阳率为2.44%.[结论]本轮SARS-CoV-2呈现出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特点,密闭环境反复无防护接触导致聚集性疫情高发,防止校园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是控制疫情蔓延和流行的关键,应尽早加强校园封控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及早排查密切接触者并加以隔离管理,避免校园聚集性疫情发生和流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间伐改形对陇东旱塬密闭苹果园树体冠层结构和发育后期叶片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研究间伐改形对红富士成龄乔化密植果园树体冠层特征、生育后期叶片生理特性、养分积累分配规律、光合生产力和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动态的影响,以18年生‘红富士’苹果密闭园为试材,对苹果树单株结构参数、枝量、枝类组成、覆盖率、叶片光合速率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密闭果园叶片光合作用受非气孔因素限制,导致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光合潜能、光合性能指数下降了1.2%、11.5%、13.9%.间伐改形后,叶面积指数、树冠覆盖率有所降低,使得冠层直射光透过系数增加了79.0%,树形结构有所改善.苹果园总枝数降低到约1100400条·hm-2,单株枝量增加了5.0%,短枝比例提高至73.0%.由于冠层光照条件的改善,叶面积、比叶质量、百叶重、叶绿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的提高促进了光合产物的积累,淀粉、蛋白质含量为密闭果园的143.5%、107.8%.叶片的发育质量与其所处的光照辐射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密闭果园经间伐、改形后,果园群体结构和冠层光照得以改善,促进了叶片生长发育,提高了叶片光合效能,降低了果园土壤水分的无效消耗,是陇东旱塬苹果产区密闭果园适宜的调整、优化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间伐改形对陇东高原密闭富士苹果园冠层微域环境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研究间伐改形对成龄乔化密闭红富士苹果园冠层微域环境、叶片显微结构、叶片生理特性和光合能力的影响,以16年生密闭红富士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果园冠层相对光照强度、温度、相对湿度、叶片叶绿素含量、显微结构、叶片光合和荧光等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 表明:间伐改形后树体冠层相对光照强度、温度得到显著改善,分布更均衡,>30%的有效光强是对照(未间伐改形,CK)的1.57倍,温度比CK平均高1.1℃;间伐树体叶片叶绿素、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显著提高,分别比CK提高了8.7%、5.4%、9.2%;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也显著提高,分别比CK提高了12.6%、17.1%和7.3%.间伐果园和密闭果园叶片光合作用均受非气孔因素限制,间伐树体叶片的PSⅡ最大荧光产量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比CK提高了1.5%和2.1%.间伐改形后,叶片并未发生强光抑制,叶片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和用于还原QA的能量得到显著提高.叶片生理特性与所处的光照、温度环境密切相关,密闭果园间伐改形后,果园冠层光照、温度得到改善,促进了叶片生长发育,改善了叶片显微结构,提高了叶片光合效能,是适宜陇东高原苹果产区密闭红富士果园调整和优化的关键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