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BT对帕金森病患者呼吸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对帕金森病患者呼吸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法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ACBT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2周及干预后8周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MEF50)等肺功能指标.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2周及干预后8周帕金森病综合评估量表(UPDRS)Ⅲ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干预后为干预2周时)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FVC、FEV1、MEF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干预后8周,2组患者FVC、FEV1及MEF50均大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后8周,观察组患者FVC、FEV1、MEF50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2组患者UPDRS 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周,2组患者UPDRS Ⅲ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SF-36中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F-36中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BT能较好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运动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方法简单,患者依从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探讨以任务为导向的循环训练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以任务为导向的循环训练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康复治疗的75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8周的循环训练,继而通过脑卒中影响量表(SIS)、疲劳严重度量表(FSS)、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 FE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Frenchay活动量表、Rivermead运动指数、6 min步行测试、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整个循环训练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且训练结束至16周各组均有1例患者因脑卒中复发死亡;8、16周后,组间比较发现,除SIS中记忆与思维这一维度外,干预组其他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SIS记忆与思维这一维度外,干预组其他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基线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结合使用以任务为导向的循环训练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弹力带超级组训练法对改善健康人群血管条件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弹力带超级组训练法对前臂血管条件的改善作用.[方法]依据人体的解剖学特点及人体力学原理并联合本次研究的目的设计弹力带训练动作,选择山西医科大学运动与康复专业8名学生进行锻炼,每个动作10次,两个动作间歇15 s,做3个循环.每周锻炼5次,共观察12周.分别在锻炼前和锻炼第8周、第12周应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观察桡动脉血流速度,测量锻炼前后桡骨茎突和桡动脉及头静脉血管直径变化.[结果]锻炼12周后,病人桡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加,桡动脉远端、近端直径及头静脉远端、近端直径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弹力带超级组训练法有助于增加前臂血管内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