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先民遗骸人工改形的发现与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对古代先民遗骸人工改形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古代文化习俗、审美取向、医疗技术,间接了解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等级分化等;研究人工改形的起源、传播,还能揭示不同地区、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先民遗骸人工改形类型丰富,但是相关研究成果缺乏整体性总结.因此,本文尝试系统梳理先民遗骸人工改形现象的相关案例,总结其主要类型、特点及相关学术争论,从民族学视角分析研究人工改造痕迹的借鉴价值,并对人工改形的研究意义进行阐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基于北京市医嘱信息共享平台的HIS接口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北京市医嘱信息共享平台,设计并研发医院信息系统(HIS)接口,实现北京市定点医疗机构之间医嘱信息实时共享.方法 采用异步调用下载接口模式,优化软硬件部署方案,升级改造医生工作站的相关功能,既满足了无延迟医嘱信息共享需求,还提供了医生端高效的浏览查询、医嘱信息共享运行状态的日志记录、医生违规操作的痕迹跟踪等功能.结果与结论 该接口运行稳定,占用系统资源少,共享信息实时准确;系统可灵活配置,运维便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泥河湾盆地板井子晚更新世遗址古人类对动物资源的消费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以泥河湾盆地板井子遗址(约90kaBP)2015年出土的动物骨骼为材料,通过骨骼表面痕迹分析、骨骼单元出现频率研究及长骨破碎方式的统计,辨识自然作用与人类行为对动物骨骼造成的不同影响,讨论深海氧同位素5阶段(MIS 5)中国北方古人类获取、搬运及处理动物资源的综合性策略.研究结果显示:1)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为古人类活动所遗留,自然营力对动物骨骼有改造作用,但并未影响我们对古人类行为的辨识;2)古人类在捕获马科动物之后,将其完整地带回了遗址并肢解;3)在处理猎物遗骸时,肌肉和骨髓富集的部位是古人类利用的重点.结合河南许昌灵井遗址的动物遗存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在MIS 5阶段前后,中国北方己经出现了可以高效利用动物资源的人类群体;稳定、充沛的能量来源,或是他们应对北半球中高纬度干旱草原环境气候波动的重要生存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