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对13例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手指软组织缺损应用动脉化静脉皮瓣进行修复。皮瓣设计于前臂,选择2条基本相互平行的浅静脉,其口径与受区血管口径接近,皮瓣长轴与静脉走行一致,且2条浅静脉将皮瓣宽度分成约3等分,将切取的游离皮瓣在显微镜下于2条血管中间处纵行切开,并切除宽约2 mm皮下组织至真皮下血管网,结扎2条血管之间交通支。皮瓣不倒置,切取面积3.5 cm×2.5 cm~7.0 cm×4.0 cm。皮瓣内2条血管近端分别与受区动脉和静脉吻合。结果:13例皮瓣术后均顺利成活,其中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23个月,平均11个月,门诊随访7例,电话随访2例;皮瓣质地柔软、无影响关节活动的现象,皮瓣稍臃肿;皮瓣TPD为9~18 mm,平均13 mm。结论: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成活率高,功能满意,指腹化改变,位置表浅,切取容易,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一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脑缺血再灌注对腹部手术大鼠海马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白细胞介素-1R1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腹部手术大鼠海马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白细胞介素-1R1(IL-1R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8~10月龄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腹部手术组(Surg)、腹部手术+脑缺血再灌注组(Surg+IR)。分别予以只麻醉无手术、麻醉下腹部手术、麻醉下腹部手术同时颈总动脉结扎10 min松开这3种处理。术后48 h,大鼠深麻醉下心脏灌流剥离全脑,分离海马,固定切片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拍照,采用Image J计数IL-1R1阳性的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个数。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Sham组、Surg组和Surg+IR组大鼠海马DG区神经元的IL-1R1阳性染色数目分别为(37.50±5.63)、(42.62±5.73)、(86.00±6.35)个;与Sham组比较,Surg组阳性染色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3.25, P>0.05),Surg+IR组阳性染色数目显著高于Sham组( F=261.36, P<0.05);Surg+IR组阳性染色数目亦显著高于Surg组( F=205.83, P<0.05)。Sham组、Surg组和Surg+IR组大鼠海马DG区小胶质细胞的IL-1R1阳性染色数目分别为(24.00±3.55)、(24.87±3.80)、(103.37±9.35)个;与Sham组比较,Surg组阳性染色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23, P>0.05),Surg+IR组阳性染色数目显著高于Sham组( F=504.12, P<0.05);Surg+IR组阳性染色数目亦显著高于Surg组( F=484.16, P<0.05)。 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上调腹部手术大鼠海马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IL-1R1表达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显微镜下Ⅱ、Ⅲ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同时结扎精索内、外静脉及引带静脉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显微镜下Ⅱ、Ⅲ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同时结扎精索内、外静脉及引带静脉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单侧Ⅱ、Ⅲ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外环下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结扎精索内静脉,试验组术中同时结扎精索内、外静脉及引带静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精液质量、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血清睾酮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精液质量、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A+B级精子)较术前显著改善(均 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3个月睾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3个月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阴囊水肿,试验组有8例患者发生阴囊水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后感染、鞘膜积液和睾丸萎缩发生。 结论:采用外环下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结扎精索内静脉或同时结扎精索内、外静脉及引带静脉治疗Ⅱ、Ⅲ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精液质量和缓解阴囊疼痛,并且提高血清睾酮水平,但是同时结扎精索内、外静脉及引带静脉的手术时间较长,术后阴囊水肿发生率较高,但患者自觉症状改善体验较佳,两种手术方式均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外环口以下途径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精索静脉曲张(VC)术后复发的病因,探讨经外环口以下途径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MV)治疗复发V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VC术后复发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27(18~36)岁。5例既往曾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11例曾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16例于术后1~3年复诊时诊断为VC复发。复诊病因包括婚后未育10例、阴囊疼痛12例,其中婚后未育合并阴囊疼痛者6例。本组16例复发后,术前评估VC临床分级Ⅲ级13例(左侧8例,双侧5例),Ⅱ级3例(均为左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位值为2.5(0~4)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分度:Ⅲ度12例(左侧7例,双侧5例),Ⅱ度4例(均为左侧)。12例临床分级和CDFI分度均为Ⅲ级(度)者的左肾血管CDFI检查提示合并胡桃夹现象(NCP)。术前血清睾酮(16.2±4.9)nmol/ml,精子浓度(11.8±3.9)×10 6/ml,前向运动精子比例(PR)(24.4±4.2)%。本组16例均行经外环口以下途径的MV手术。全麻,患者取平卧位。术中取腹股沟管外环口以下斜切口,分离显露精索,其下方插入纱布条并垫高。使用手术显微镜放大术野4~6倍,彻底结扎并切断扩张迂曲的精索外和精索内静脉所有分支,注意保护精索内动脉和淋巴管。术中11例仅行左侧MV手术,5例行双侧MV手术,所有患者术中均探及明显扩张迂曲的精索外及精索内静脉,通过MV手术可以清晰解剖并充分保护精索内动脉及淋巴管。术中每例平均结扎左侧精索外静脉(2.1±0.6)支、精索内静脉(10.1±1.1)支,解剖出左侧精索内动脉(1.3±0.5)支、淋巴管(3.0±1.0)支,结扎右侧精索外静脉(1.4±0.5)支、精索内静脉(6.6±0.5)支,解剖出右侧精索内动脉(1.4±0.5)支、淋巴管(2.6±0.5)支。记录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阴囊触诊情况、CDFI、精液分析、血清睾酮等指标,并与术前比较。 结果:本组16例21侧MV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6个月复查,所有患者查体阴囊无明显迂曲血管团,Valsalva试验呈阴性。VAS中位值为0(0~2)分,较术前显著降低( Z=-2.994, P<0.05)。精子浓度(16.2±4.6)×10 6/ml,PR(34.5±4.1)%,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5);血清睾酮水平(16.6±4.4)nmol/ml,较术前无显著变化( P>0.05)。复查CDFI提示精索内静脉无明显反流。16例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发生睾丸萎缩、鞘膜积液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3年,10例因婚后未育就诊者中5例术后随访期内完成生育。 结论:VC术后复发与静脉漏扎有关,特别是对于Ⅲ级VC或合并NCP的VC患者,采用内环口以上的传统高位结扎术或腹腔镜手术极可能漏扎较细的精索内静脉和外环口以下水平的精索外静脉。经外环口以下途径的MV手术,通过彻底结扎精索内和精索外静脉,同时保护精索内动脉和淋巴管,不仅可有效避免VC术后复发及并发症,而且可以缓解阴囊坠痛症状和改善精液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外周血中5-羟色胺通过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生成加重脓毒症小鼠肺损伤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外周5-羟色胺(5-HT)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的生成对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6~8周龄野生型(WT型)和Tph1基因敲除(Tph1 KO)C57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WT小鼠假手术组、WT小鼠脓毒症组和Tph1 KO小鼠假手术组、Tph1 KO小鼠脓毒症组。假手术组小鼠接受假手术处理(仅打开腹腔翻动盲肠但不结扎和穿刺,然后关腹);脓毒症组小鼠接受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术后12 h处死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同时收集小鼠肺组织标本,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小鼠肺组织中NET生成情况。 结果:病理学结果提示:假手术组小鼠肺组织结构完好,未见渗出;而脓毒症组小鼠肺泡结构破坏,肺泡腔内可见明显渗出,肺泡壁增厚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且WT小鼠脓毒症组肺损伤程度较Tph1 KO小鼠脓毒症组严重。ELISA结果显示:不同品系假手术组小鼠BALF中TNF-α和IL-6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脓毒症组小鼠BALF中TNF-α和IL-6含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WT小鼠:TNF-α(μg/L)为158.20±28.46比14.00±3.28,IL-6(μg/L)为304.98±21.78比57.70±12.30;Tph1 KO小鼠:TNF-α(μg/L)为85.88±20.13比14.95±1.53,IL-6(μg/L)为169.50±45.61比55.05±12.68,均 P<0.01〕,且WT小鼠脓毒症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Tph1 KO小鼠脓毒症组〔TNF-α(μg/L):158.20±28.46比85.88±20.13,IL-6(μg /L):304.98±21.78比169.50±45.61,均 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小鼠肺脏中均检测到极少量的NET生成;而脓毒症组小鼠肺组织中均检测到大量的NET生成,明显高于假手术组〔WT小鼠:(34.75±7.27)%比(1.75±0.96)%,Tph1 KO小鼠:(14.25±5.74)%比(2.50±1.29)%,均 P<0.01〕,且WT小鼠脓毒症组小鼠肺脏组织中NET生成量较Tph1 KO小鼠脓毒症组明显增多〔(34.75±7.27)%比(14.25±5.74)%, P<0.01〕。 结论:脓毒症时,小鼠肺组织中炎性因子产生增加导致肺损伤,其机制与外周5-HT介导的肺组织中NET的生成增加有关;抑制外周血中5-HT的产生可有效减少肺组织中NET生成,从而减轻肺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压氧联合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伴精液异常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伴精液异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精索静脉曲张伴精液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干预组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精子活率、精子密度、活动精子总数、精液液化时间、精液量;比较2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疾病改善率;比较随访1年后2组患者配偶的自然妊娠率。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2组患者的精子活率、精子密度、活动精子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干预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01)。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精液液化时间缩短,精液量增加( 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精液液化时间、精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疾病改善率分别为72.50%、87.50%、95.00%,均高于同期对照组( P<0.05);随访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配偶妊娠率为55.00%,高于对照组的32.50%( P<0.05)。 结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联合高压氧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伴精液异常患者安全性较高,可改善患者的精液质量,提高其配偶的自然妊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诊断评估与治疗干预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发病率不断增高,对患儿身体发育和生殖健康带来显著影响,已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VC的发病原因除了已知的解剖因素外,还包括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NCP)、遗传因素等,对青少年VC的临床诊断和评估至关重要。精液检查虽然是对VC疾病最准确的评估措施,但在青少年患儿中往往无法获取精液样本,除此之外,监测双侧睾丸体积发育差异、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内分泌检查等方法也是很有意义的评估依据和随访措施。青少年VC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观察随访和外科干预,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手术指征及对手术方案的选择上。虽然目前仍无充足证据证明在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和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中哪种是最佳的手术方式,但是术中保留淋巴管可以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特别是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清晰显示精索内动脉、静脉及淋巴管等结构,在青少年VC手术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技术优势仍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富马酸二甲酯激动Nrf2调控Drpl相关线粒体裂变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 Nrf2)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中对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 Drpl)相关线粒体裂变的调控及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fumarate, DMF)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的60只大鼠分为4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MI/R组)、DMF+心肌缺血/再灌注组(R组)、DMF+ML385+心肌缺血/再灌注组(RE组)。R组、RE组术前7 d进行DMF 25 mg/kg灌胃,1次/d,连续7 d;S组与MI/R组行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RE组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ML385 30 mg/kg。MI/R组、R组和RE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恢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MI/RI模型;S组只穿线不结扎。记录4组大鼠心率、左心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LVS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 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 FS);ELISA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 CK-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含量,检测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学结果;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RT-PCR法检测心肌Nrf2、Drp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Nrf2、Drp1蛋白水平;电子显微镜评估心肌线粒体形态学改变。结果:与S组比较,MI/R组、R组、RE组心率、LVSP、LVEF、FS下降( P<0.05),LDH、CK-MB、cTnI、MDA和ROS含量增加( P<0.05),SOD活性降低( P<0.05),心肌病理学损伤加重,心肌梗死面积增加( P<0.05),Nrf2、Drp1 mRNA及蛋白水平上调( P<0.05),心肌线粒体裂变增加;与MI/R组比较,R组心率、LVSP、LVEF、FS增加( P<0.05),CK-MB、LDH、cTnI、MDA和ROS含量降低( P<0.05),SOD活性增加( P<0.05),心肌病理学损伤减轻,心肌梗死面积减少( P<0.05),Nrf2 mRNA及蛋白水平上调( P<0.05),Drp1 mRNA及蛋白水平下调( P<0.05),心肌线粒体裂变减少;与R组比较,RE组心率、LVSP、LVEF、FS下降( P<0.05),LDH、CK-MB、cTnI、MDA和ROS含量增加( P<0.05),SOD活性降低( P<0.05),心肌病理学损伤加重,心肌梗死面积增加( P<0.05),Nrf2 mRNA及蛋白水平下调( P<0.05),Drp1 mRNA及蛋白水平上调( P<0.05),心肌线粒体裂变增加。 结论:在糖尿病大鼠MI/RI中,DMF可激动Nrf2调控Drp1相关的线粒体裂变发挥其心肌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丁酸钠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与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在丁酸钠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小鼠24只,6~8周龄,体重22~25 g,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 n=6):假手术组( 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 IR组)、肠缺血再灌注+丁酸钠组(IN组)和肠缺血再灌注+ITSA-1+丁酸钠组(INI组)。IR组、IN组和INI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2 h的方法制备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不结扎。于模型制备前1周开始IN组和INI组小鼠给予500 mg/kg丁酸钠灌胃,1次/d,INI组腹腔注射HDAC激动剂ITSA-1 0.5 mg/kg,3次/周,其余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2 h时处死小鼠取小肠组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进行Chiu评分,采用ELISA法测定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表达。 结果:与S组比较,IR组、IN组和INI组Chiu评分升高,小肠组织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IR组和INI组小肠组织MDA含量升高( P<0.05);与IR组比较,IN组和INI组Chiu评分降低,IN组小肠组织MDA含量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下调( P<0.05);与IN组比较,INI组Chiu评分升高,小肠组织MDA含量升高,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 P<0.05)。 结论:HDAC参与了丁酸钠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术前血液参数对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效果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术前血液参数对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月西安市人民医院和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11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成功定义为术后6个月所有精液参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性和形态等)恢复到正常值。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A组,78例)和治疗无效组(B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液参数的差异。用Spearman相关分析确定血液参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成功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液参数(NLR和MPV)对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基本特征、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血液参数中的NLR、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余血液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精液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A组患者的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形态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 P<0.05),而B组患者各参数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前NLR与精索静脉结扎术手术成功率呈负相关( r=-0.719, P<0.01),MPV与精索静脉结扎术手术成功率呈正相关( r=0.522, P<0.01)。ROC曲线分析精索静脉结扎术成功的预测变量的阈值,NLR的最佳临界值为2.01( P<0.01),MPV的最佳临界值为11.45( P<0.01)。 结论:低NLR(<2.01)和高MPV(>11.45)可能是一种有用的术前预测工具,可用于确定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中能从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中获益最大的群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