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算法改进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景观安全格局是一种有效的生物保护途径,其构建应以生物运动的生态过程为基础.本文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运用效用公式法对景观安全格局中的缓冲区识别方法进行探索,运用梯度算法对生态廊道(源间联结和辐射道)的识别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在缓冲边界外的低阻力区且与源有一定距离但适合目标保护物种生存的生境孤岛可作为源的潜在区,缓冲区边界内的高阻力区且与源距离较近但不适合目标保护物种生存的区域则可划分为生态修复区,在生态廊道上与高阻力点交叉部分可识别为生态修复关键点.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构建了以猕猴(Macaca mulatta)为目标保护物种的景观安全格局,建立了以4个离散分布的猕猴栖息地为源及其3个潜在区为补充的核心保护区域,划定了多条辐射道和源间联结以改善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并识别出了多个生态修复关键点.本文对景观安全格局中缓冲区和生态廊道的识别方法进行了改进,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猕猴保护中的运用也具有生物保护上的实践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遗产旅游地居民对生态移民影响感知的历时性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安置区居民的生态移民感知状况对于把握生态移民实施效果、实现遗产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湖南武陵源3个不同移民安置方式的社区居民为调研对象,通过对比分析2010和2016年两次系统性调研数据,分析不同时段安置区居民对生态移民影响感知的历时性变化和促成感知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6年,研究区居民对"就业机会增多"、"科教培训机会增多"、"景区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和"认同移民后的'农转非'身份"等指标反应消极;强烈赞同"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政策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督"等指标选项.2016年,不同性别、年龄、月均收入水平的安置区居民对生态移民经济和心理影响感知差异较为显著;不同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居民对移民政策的感知分异明显;投资兴业安置方式的居民对生态移民经济影响感知相对积极.经济影响感知和移民政策感知成为影响居民对生态移民整体感知的主要因素;就业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和移民保障体系等问题是居民持续关注的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