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滨木巴戟的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解海滨木巴戟(Morinda citrifolia)生长的抗逆性,对西沙群岛东岛的海滨木巴戟的生物学和生理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滨木巴戟属于阳生性植物,具有较强的光资源竞争能力;其叶片氮、磷含量、叶绿素b含量较高,是其长期适应热带海岛生境的重要原因.海滨木巴戟叶片的海绵组织及气孔密度大,导管直径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脯氨酸含量低,均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且生长环境中土壤的氮含量低,盐分含量高.因此,海滨木巴戟可作为热带海滨植被恢复中的优良适生物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诺丽的文献研究及中药药性理论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诺丽为茜草科海滨木巴戟Morinda citrifolia的干燥成熟果实,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南部诸岛至亚洲中南半岛的地区,可食用,作为天然药物已有上千年应用历史.目前诺丽已合法引入我国,但没有明确的中药药性及中医临床适用标准,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与中药配伍在我国的应用.该文应用笔者首创的外来中药现代研究技术,理论研究诺丽的中药药性,科学引导诺丽与我国传统中药的合理配伍应用.选用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查阅关于诺丽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8年8月1日,以Noni或Morinda citrifolia为检索词,共检索到862篇文献,通过阅读文献的题目和摘要,筛除重复以及不相关文献,选择设计合理、可信度高的251篇科学研究文献,其中25篇临床试验、94篇药理实验、51篇化学成分文献,通过分析文献,以临床试验为主导,以药理实验为佐证,结合化学成分研究进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诺丽的中药药性.推断出诺丽药性为酸、甘,平,归肾、肝、脾经,功效为滋补肝肾,强筋健骨,益气养阴.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筋骨痿弱;气阴亏虚,疲倦口渴.以果浆或干粉服用,折合干品为1~4g.诺丽在我国台湾、海南等地也有分布,海南、云南等地已有栽培引种.赋予诺丽明确的中药药性,为诺丽与中药的配伍奠定理论基础,可以丰富我国中药资源,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海滨木巴戟中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抑制滑膜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海滨木巴戟Morinda citrifoli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相应化合物数据进行对照,鉴定了从海滨木巴戟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9,10-d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 (1)、5,12-epoxy-6,9-hydroxy-7-megastigmen-3-one (2)、fukinone (3)、β-eudesmol (4)、sarmen-tol F(5)、4,5-dihydroblumenol A(6)、3-hydroxy-β-ionone (7)、aristol-8-en-l-one (8)、ergosta-7-en-3β-ol (9)、ergosta-7-ene-3β,5α,6β-triol (10)、(22E)-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 (11)、橄榄脂素(12)、4-epi-larreatricin (13)、chushizisin Ⅰ (14)、rabdosia acid A(15)、glycerol monolinoleate (16)和(9Z,12Z,15Z)-2,3-二羟丙基十八碳三烯酸酯(17).其中化合物1~8为倍半萜类化合物,9~11为甾体类化合物,12~ 14为木脂素类化合物,15~ 17为脂肪酸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海滨木巴戟中分离得到.采用MTS法通过评价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体外抑制滑膜细胞增殖的活性来评价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11具有较为显著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它们对MH7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IC50为(38.69土0.86)~(203.45± 1.03) μmol.L-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诺丽果中化学成分及其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海滨木巴戟Morinda citrifolia果实(诺丽果)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中已经报道的相应化合物的数据进行对比,鉴定了从诺丽果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2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oricitritone(1)、2'-deoxythymidine(2)、cyclo-(L-Pro-L-Tyr)(3)、methyl-5-hydroxy-2-pyridinecarb-oxylate(4)、methyl pyroglutamate(5)、bisbenzopyran(6)、epipinoresinol(7)、3,3'-bisdemethylpinoresinol(8)、3,3'-bisdemethyltanegool(9)、均苯三甲酸(10)、crypticin B(11)、曲酸(12)、香草酸(13)、原儿茶酸(14)、5-羟甲基糠醛(15)、blumenol A(16)、1-O-(9Z,12Z-octadeca-dienoyl)glycerol(17)、mucic acid dimethylester(18)、methyl 2-O-β-D-glucopyranosylbenzoate(19)、2-phenylethyl-O-β-D-glucoside(20)、东莨菪内酯(21)和槲皮素(22).其中化合物1为1个新的吡喃酮衍生物,化合物2、4~7、10~12和17为首次从巴戟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为首次从海滨木巴戟中分离得到.此外,采用MTS法对分离得到的所有化合物1~22在体外抑制滑膜细胞增殖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基于此初步评价了化合物1~22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新吡喃酮衍生物(1)、生物碱(2~5)、木脂素(6、9)以及糖苷(19~20)均表现出了较为显著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它们对MH7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IC50为(3.69±0.08)~(168.96±0.98)μmol·L-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