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滋肾凉血调周法对内异症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ER、PR、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的低妊娠率是医学研究焦点,如何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妊娠率是关键所在.本课题通过观察滋肾凉血调周法对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宁波市中医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经腹腔镜确诊为内异症性不孕症患者130例,轻度组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空白组,中药组服用滋肾凉血调周中药3个月经周期,观察3个月经周期,空白组不予治疗,观察6个月经周期;中重度组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组,均予术后月经第1天皮下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每4周一针,共3个疗程,治疗组续服滋肾凉血调周中药3个月经周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ER、PR及VEGF表达并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①轻度组:治疗后中药组子宫内膜ER和VEGF表达较空白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表达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②中重度组:治疗后治疗组子宫内膜ER、PR和VEGF表达较西药组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③中药干预的2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妊娠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肾凉血调周法能有效下调子宫内膜中ER和VEGF表达;该方法与GnRH-a针联合使用后对PR也有显著性下调作用;其提高妊娠率可能与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激素受体和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滋肾凉血调周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滋肾凉血调周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 探讨该法提高本病妊娠率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015年7月—2016年12月宁波市中医院收治的146例患者, 按照r-AFS分期法, 分为轻度组64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对照组各32例), 中重度组82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对照组各41例).轻度组:中药组术后首次月经来潮开始按滋肾凉血调周法服用中药, 服药及观察各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术后不用药, 观察6个月经周期.中重度组:中药组及对照组均于术后首次月经来潮第1天GnRH-α3. 6 mg皮下注射, 每4周1次, 共3针, 其后治疗同轻度组.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 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 以及治疗后半年内的妊娠情况.结果 (1) 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 01), 组间比较, 中药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5). (2) 血清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1), 组间比较, 中药组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 (P <0. 05). (3) 妊娠率:轻度组的中药组为46. 88%, 对照组为21. 88%;中重度组的中药组为43. 90%, 对照组为21. 95%;组间比较, 中药组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 05).结论 滋肾凉血调周法可以显著改善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症状, 明显降低血清VEGF水平, 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的过度表达、阻断异位病灶的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