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的理脾阴法治疗虚劳(重症迁延期)规律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理脾阴法治疗虚劳(重症迁延期)的规律.方法 建立虚劳理脾阴方剂数据库,录入明、清及民国理脾阴方剂的组成、四气五味、归经,运用数据挖掘与方剂计量学方法,从用药范围及方剂配伍两方面,对理脾阴法证治虚劳(重症迁延期)规律进行探讨.结果 用药范围上,共用药204次,用药频次从高到底前3为山药、白芍、甘草;方剂用药五味频数最高为甘淡味144次;方剂用药四性频数最高为平性94次;方剂用药归经频数最高为脾经131次.方剂配伍上,挖掘出关联规则9条,支持度最高的为白芍→甘草,置信度最高的为山药→牛蒡子.结论 治则上补泻兼施,滋阴辅以和阳;治法上以和法与补法并重,以甘淡扶脾法与酸甘化阴法合用补脾阴;用药五味配伍以甘淡酸苦为主;用药平和,四气配伍以平性药为主,辅以寒热并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张锡纯“淡以养脾”理论内涵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淡以养脾”为现代甘淡扶脾法的理论渊源.通过梳理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发现张氏“淡以养脾”理论以“味淡归脾”、“阴虚专重于脾”为理论基础,于阴阳两方面立意,燮理阴阳,体现仲景和法思想.所治虚损在病机上具有以阴虚为基础,虚实夹杂,伴有脏腑形体损伤的特点;病因上强调情志因素的影响.治则治法上,从理脾阴入手.补虚为主,滋阴与和阳同用以阴阳共济.滋阴为主,甘淡合用,平补为要,滋阴益气行水;和阳为辅,补阳益气,引火归原,阳中求阴.泻实为辅,苦甘咸寒以泻热,破血化瘀以助气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