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献计量的草地生态补偿效益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草地生态补偿致力于保护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数量和质量,同时提高畜牧业的经济可行性,是实现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政策之一.梳理世界范围内草地生态补偿研究,综述生态补偿是否解决草地生态系统已有问题以及归纳其影响因素,对探寻未来草地生态补偿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以草地生态补偿为主题,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了 2007年至2022年共69个案例,已有研究以公共产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社会生态系统3个理论为基础,重点关注草地补偿的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因素,发文量占比分别为34.78%、17.39%、43.48%.主要结果如下:草地生态补偿的生态效益以恢复草地面积与质量、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草地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为主;社会经济效益重点包括增加牧户经济收入和改善以传统畜牧业为主的生计结构;影响因素以牧民主观认知、牧户客观条件、牧区生态环境、社会政策背景及补偿支付方式为主.建议未来草地生态补偿研究可从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效益间的权衡、牧民为重要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影响、生态目标和牧民需求导向的支付方式多样性3个方面重点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生态保护补偿的分析框架研究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生态保护补偿作为一种让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者愿意提供那些具有外部性或者公共物品属性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激励机制而备受世界关注.系统梳理生态保护补偿的国际研究进展,对于完善中国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和推进中国的生态保护补偿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简要介绍了生态保护补偿的概念、基本思想和特性,然后详细阐述了生态保护补偿分析框架中的核心问题的研究进展,包括生态保护补偿的主体、生态保护补偿的客体、生态保护补偿的标准、生态保护补偿的条件性、生态保护补偿的效率以及生态保护补偿和缓减贫困的关系等,最后总结了国际生态保护补偿研究对于完善中国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的启示.未来中国的生态保护补偿研究应该关注的关键问题有:促使私营部门增加在生态系统服务的投资,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形成和供给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标准的制定,确保生态保护补偿的条件性,做好生态保护补偿的基线和瞄准,研究生态保护补偿对缓减贫困的影响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措施.通过对全国各地的生态保护补偿实践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实践进程明显加快,实践案例的数量以及资金投入量均大幅增加.但也存在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不同领域及区域间生态保护补偿实践进展不均衡等问题.进一步拓宽补偿资金来源,加快完善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实践进程相对落后的领域和区域积极展开实践探索,并积极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立法,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5
生态系统服务作为连接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人类福祉之间的桥梁,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可以为评估生态系统质量变化、制定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政策提供可靠依据,促进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的梳理和价值评估案例的归纳,重点对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总结.本研究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历程划分为定性描述、快速发展、多元化发展和综合应用四个阶段;比较了四种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系统及其异同,总结了生态系统主要调节服务价值化评估公式及参数,以及文化服务价值评估新方法与趋势.针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的研究在数据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科学研究与实践政策的衔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未来研究中应注重根据用途确定价值评估的数据精度和时空尺度,继续发展标准化的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人类福祉及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模型的福州市区域生态补偿额度核算
编辑人员丨2023/8/5
区域生态补偿额度的确定和空间选择是横向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福州市12区县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核算2015和2018年福州市各区县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和海洋五大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价值,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构建生态补偿模型,确定了福州市各区县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补偿额度及空间分布.结果 表明:2015-2018年间,生态支付额度最大的地区为鼓楼区(363.84亿元),其次为马尾区、仓山区和晋安区,分别为78.09、69.74和66.69亿元,罗源县和台江区的支付额度较小,分别为29.42和19.03亿元.需要生态补偿的区域中,连江县和长乐区的补偿额度较高,分别为251.20和202.61亿元,其次为永泰县(125.70亿元),再次为闽侯县、福清市和闽清县,补偿额度在100亿元以下.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补偿区域分布不同,其中,永泰县、闽清县、闽侯县、连江县和罗源县是森林、草地、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补偿区,森林、草地、湿地和农田的补偿额分别在24.24~313.79、11.81~207.08、10.15~454.93和57.80~239.54亿元;海洋生态系统的补偿区主要在连江县、长乐区和福清市,补偿额在82.16~478.54亿元.该结果较好地反映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可为福州市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