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肺部缩小膜壳绦虫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缩小膜壳绦虫,是鼠类常见的寄生虫,偶然寄生于人体。在全世界有广泛的病例报告。缩小膜壳绦虫通常通过消化道寄生于人体。本文报道1例同时寄生在人体呼吸道及消化道的缩小膜壳绦虫感染,通过对该病例的诊断及治疗的详细介绍,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知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安徽石台县首次发现人体感染缩小膜壳绦虫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缩小膜壳绦虫[ Hymenolepis diminuta( Rudolphi , 1819 ) ] ,又称长膜壳绦虫. 是鼠类常见的寄生虫,偶然寄生于人体. 人感染长膜壳绦虫主要是由于误食了混杂在粮食中含有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昆虫而感染. 中间宿主有蚤类、甲虫、蟑螂、倍足类和鳞翅目等,以大黄粉虫( Tenebrio molitor )、谷蛾( Tinia granella)、具带病蚤和印鼠客蚤常见. 似囊尾蚴在肠腔内经12~13天发育为成虫. 成虫寄生在终宿主小肠中,脱落的孕节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目前缩小膜壳绦虫国内报告人体病例并不多见[1] ,安徽省在第1、2次人体寄生虫病抽样调查中仅分别发现15例、1例[2,3] ,属人体少见病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5年四川省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四川省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 方法 2015年4-6月,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5个生态区的15个调查县(市、区)45个调查点.调查对象为各调查点0岁以上农村常住居民,每个调查点调查人数不少于250人.采集受检对象粪样,通过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检测肠道蠕虫卵,通过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测肠道原虫包囊、滋养体,通过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3~6岁儿童蛲虫卵.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感染率通过x2检验进行比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重点寄生虫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11 403人,总感染率为15.5%(1 762/11 403),检出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粪类圆线虫等5种线虫,感染率分别为4.7%(540/11 403)、7.1% (811/11 403)、3.2% (360/11 403)、0.1% (10/11 403)和0.1% (6/11 403);带绦虫、缩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等3种绦虫,感染例数分别为55、3和1例;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人芽囊原虫、微小内蜒阿米巴、哈门氏内阿米巴、结肠小袋纤毛虫、布氏嗜碘阿米巴、肠内滴虫等9种原虫的总感染率为2.0% (223/11 403).川西南-滇中北山地生态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24.9% (563/2 257),藏东-川西生态区感染率最低,为8.2%(186/2 273),不同生态区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雷波县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53.9% (407/755),若尔盖县感染率最低,为1.9% (10/522),不同县(市、区)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14.6% (768/5 247)和16.2% (994/6 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9岁和≥80岁人群重点寄生虫感染率最高,均为21.4% (221/1 034、46/215),20~29岁和40 ~49岁感染率最低,均为12.3%(100/813、273/2 217),不同年龄组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文化程度人群重点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17.4% (931/5 338),高中、中专文化程度人群感染率最低,为5.5% (19/346),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民重点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16.5%(1 397/8 475),学生感染率次之,为12.7%(190/1 491),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彝族人群重点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65.0% (253/389),汉族人群感染率次之,为16.0%(1 255/7 857),不同民族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较大者、彝族人群、文化程度较低者是重点寄生虫的易感人群. 结论 四川省调查人群的主要感染虫种为蛔虫、钩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川西南-滇中北山地生态区、四川盆地生态区感染率较高,是重点防治地区.女性、年龄较大者、彝族人群、文化程度较低者感染率较高,是重点防治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缩小膜壳绦虫病一例报告及虫体形态的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体感染缩小膜壳绦虫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幼儿缩小膜壳绦虫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缩小膜壳绦虫病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缩小膜壳绦虫感染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3—202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对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EQA)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进一步提高临床检验人员发现和识别寄生虫的能力.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2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寄生虫形态学EQA的200份样本回报结果,其中80份来自美国病理家协会(CAP),120份来自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简称临检中心).统计回报结果正确率,分析寄生虫(卵)辨认错误的原因,并总结少见和相似寄生虫的形态特征、鉴别要点.结果 200份样本中,195份(97.5%)识别结果正确;80份CAP样本中,77份(96.3%)识别正确,3份识别错误,12份未评分;120份临检中心样本中,118份(98.3%)识别正确,2份识别错误.200份样本共涉及30种寄生虫的47种不同生活史形态.相似寄生虫(卵)鉴别包括:阔节裂头绦虫卵、肺吸虫卵、肝片形吸虫卵与姜片虫卵,脱蛋白质膜受精蛔虫卵与退变钩虫卵,钩虫卵与东方毛圆线虫卵,马来微丝蚴与班氏微丝蚴.少见寄生虫卵鉴别包括:微小膜壳绦虫卵与缩小膜壳绦虫卵;粪便中食物残渣与寄生虫卵的鉴别及各种包囊的鉴别.结论 通过回顾分析寄生虫形态学EQA资料,并定期进行混合虫卵样本的镜下复习和寄生虫图谱复习,以及少见、相似寄生虫(卵)的形态复习,可提高寄生虫检测质量,提升检验人员寄生虫形态学检测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人体蠕虫感染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人体蠕虫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本文重点就旋毛形线虫、毛首鞭形线虫、似蚓蛔线虫、钩虫、缩小膜壳绦虫、华支睾吸虫、血吸虫等主要蠕虫与肠道菌群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