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的正交试验研究及在神经源膀胱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依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试验组通过优化的简易膀胱测容量压力测定确定患者膀胱安全容量,依据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确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观察两组患者的初次排尿时间、结束间歇导尿时间、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初次排尿时间和结束间歇导尿时间都早于对照组(P<0.01);膀胱容量更接近正常成人,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依据优化的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确定膀胱安全容量结合残余尿量进行间歇导尿更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水柱法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测定的膀胱安全容量与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输尿管反流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 脊髓损伤(SCI)患者易并发神经源性膀胱,而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因操作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及可重复性等优势而广泛用于评估SCI患者膀胱功能.目的 分析经水柱法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测定的膀胱安全容量与SCI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输尿管反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SCI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46例,采用水柱法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测定患者膀胱安全容量,并进一步通过膀胱尿道造影术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输尿管反流.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平面、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最大膀胱压力、灌注方式、膀胱安全容量及漏尿/自排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CI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生输尿管反流的影响因素.结果 膀胱尿道造影术检查结果显示,在46例患者中,发生输尿管反流13例(2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IA分级A级(完全性脊髓损伤)〔OR=32.753,95%CI(1.332,805.642)〕、膀胱安全容量<300 ml〔OR=15.943,95%CI(1.707,148.919)〕是SCI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生输尿管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SIA分级A级(完全性脊髓损伤)、膀胱安全容量<300 ml是SCI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生输尿管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