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的桑叶蜜炙前后差异性标志物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比较桑叶蜜炙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筛选差异性标志物并进行含量测定,为蜜炙桑叶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桑叶蜜炙前后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以生桑叶、蜜炙桑叶共有峰峰面积为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桑叶蜜炙前后差异性标志物,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从10批生桑叶、10批蜜炙桑叶HPLC指纹图谱中分别标定出23、24个共有峰,2类样品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7;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生桑叶和蜜炙桑叶分为2类,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峰2、峰H(5-羟甲基糠醛)、峰1、峰17(异绿原酸C)、峰16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均大于1;生桑叶、蜜炙桑叶中差异性标志物异绿原酸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936、0.1278 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筛选得到异绿原酸C等5种差异性标志物;桑叶蜜炙后异绿原酸C含量显著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桑源药材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桑源药材主要包括桑白皮、桑叶、桑枝和桑椹,四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桑源药材的基原、道地产地、炮制方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这5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桑源药材的临床合理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结果显示,古时桑源药材的原植物涉及桑Morus alba Linn.、鸡桑M.australis Poir.、华桑M.cathayana Hemsl.、变种鲁桑M.alba var.multicaulis(Perrott.)Loud.等,道地产地为安徽亳州、河南太康、广东南海、四川川西等,炮制方法多为生用、清炒、酒炒、蜜炙等.桑源药材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生物碱类,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肝保护等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