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色差异豹纹鳃棘鲈的色素及酶含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鱼类体色发育在生物进化、生理生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豹纹鳃棘鲈是一种体色变异丰富的珊瑚礁鱼类,在不同环境中呈现出显著差异的体色.本文选取了豹纹鳃棘鲈体色差异个体,并对不同部位的皮肤颜色、色素分布和相关色素酶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显示,鱼体表皮分布着大量黑色素细胞和红色素细胞.黑色个体的黑色素细胞密度较大、黑色素含量较高,黑色素酶含量较低;而红色个体的红色素细胞密度更大、胡萝卜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更高,黑色素酶的含量也更高.实验结果表明,豹纹鳃棘鲈的体色差异与黑色素颗粒的聚集、分散程度以及黑色素代谢酶的含量相关,体色鲜艳程度与红色素细胞数量以及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关.本文解释了红黑豹纹鳃棘鲈体色在色素和酶含量方面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其体色变异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豹纹鳃棘鲈体色变异的色素细胞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揭示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体色变异机制,研究选取了不同体色个体的样本,利用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及体视显微镜观察等方法揭示不同皮肤部位色素细胞的类型、分布和数量的差异,并对应激和非应激状态下色素细胞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黑色素细胞在背部和尾部分布比较密集,在腹部较为稀疏,黑色个体的黑色素细胞数量较红色个体多;在应激状态下个体能迅速发生体色变化,主要由于色素细胞快速扩张和收缩导致.研究为进一步揭示豹纹鳃棘鲈体色变异的分子机制和优良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食物相铬在豹纹鳃棘鲈鱼不同脑区的生物累积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研究食物来源的铬(Cr)在鱼脑部生物累积的情况,用含有不同浓度(0、10、50和250mg/kg)不同形态及价态Cr[有机Cr为吡啶甲酸铬CrPic,无机Cr为CrCl3和K2Cr2O7(Cr(Ⅲ);Cr(Ⅵ)]的饲料投喂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leopardus)幼鱼66d,并以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在第7、第12、第18、第40和第66天取样测定幼鱼的下丘脑、前脑、中脑和后脑区域中Cr生物累积量.结果表明,食物中铬在幼鱼4种脑组织中的累积量普遍在暴露前期(7-40d)显著增加,而在最后一个时期(66d)显著减少.但是,总铬的生物蓄积量在4种脑区并未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存在.此外,在相同浓度和时间条件下,不同铬源CrPic、Cr(Ⅲ)和Cr(Ⅵ)的处理,总铬在不同脑区的含量基本呈现CrPic>Cr(Ⅲ)>Cr(Ⅲ)的规律,具有明显的组织差异性.研究发现食物来源的Cr在鱼类等水生动物大脑不同脑区的累积与Cr不同形态、价态和浓度紧密相关,为进一步评估食物中的Cr对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作用及其毒理机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