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络膜结核瘤严重类赫氏反应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21岁。因左眼视物模糊半个月于2017年1月至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双眼均为1.0。双眼眼前节均无异常。右眼眼底未见异常。超广角眼底照相检查,左眼玻璃体轻度混浊、细胞(+),视盘鼻上方可见一边界模糊的黄色脉络膜隆起病灶,向周边延伸,约4~5个视盘直径大小,伴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图1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与左眼眼底病灶对应处早期可见弱荧光,随造影时间延长,荧光逐渐增强,晚期形成致密强荧光团,明显荧光素渗漏(图1B,1C)。B型超声检查,左眼后极部球壁前带状回声,两端与球壁回声相连,距离球壁1~ 2 mm,视盘鼻上方探及3.59 mm×7.03 mm低回声,内回声不均匀,局部球壁增厚,球后间隙增宽(图1D)。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黄斑区未见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检查,病灶内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胸部CT平扫显示右肺上叶尖段及后段多发致密影,部分伴空洞,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伴钙化。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类风湿因子等其他血清学检查结果均正常。结核菌素试验结果显示受试部位红晕及硬结直径为25 mm×25 mm(+++)。诊断:左眼脉络膜结核瘤、肺结核可能。请感染科会诊,痰培养阴性,考虑肺结核空洞。予以全身四联抗结核(ATT)治疗(利福平+异烟肼+比嗪酰胺+左氧氟沙星);同时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 mg/ (kg·d)初始剂量],根据眼部炎症消退情况逐渐减量。治疗10 d后,患者左眼视力急剧下降至0.01,玻璃体腔内出现大量细胞(+++),黄斑区视网膜水肿、渗出。B型超声检查显示结核瘤明显变大,考虑病情加重为类赫氏反应(Jarisch-Herxheimer reaction)所致。继续ATT治疗,维持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并给予球旁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治疗10周后,患者左眼玻璃体炎症无缓解(图2)。继续加用口服环孢素[3 mg/ (kg·d)体重剂量]2周后,患者左眼玻璃体炎症逐渐控制,结核瘤不再继续增大,视力提高至0.15。治疗3个月后,患者左眼玻璃体炎症进一步缓解,结核瘤逐渐缩小,但瘤体表面形成机化膜,且与周边视网膜呈"扇形"粘连。治疗13个月后,机化膜对结核瘤的牵引逐渐松解,瘤体继续退缩,玻璃体炎症控制(图3),黄斑水肿全部吸收,视力逐步提高至0.8。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肺结核病灶已消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是否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引起肺癌类赫氏反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的诊治经过,对相关不良反应是否为类赫氏反应进行探讨。该例患者在培美曲塞二钠静脉滴注后,缓慢静脉滴注奈达铂5 min时突发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发绀及呼吸困难,对症治疗后迅速缓解,次日复查胸部CT显示肿瘤体积显著缩小且肿瘤相关症状明显减轻,推测原因可能为超敏肿瘤细胞在抗肿瘤药物作用下大量死亡突然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引起的类赫氏反应,但需与化疗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进行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布鲁菌病并发类赫氏反应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赫氏反应最早在梅毒治疗过程中被描述,表现为抗感染治疗后患者出现局部或全身反应,使其原有症状加剧。在布鲁菌病抗感染过程中,国外曾报道过类赫氏反应的病例。本例患者为布鲁菌病并发类赫氏反应,病程中出现发热、咳嗽和胸腔积液之后,继续原抗布鲁菌治疗方案,患者症状和胸腔积液很快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黄疸出血型钩体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钩端螺旋体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散发或流行。本例患者急性起病,发热伴咳嗽,未见消化道异常表现,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种病原学检查结果为阴性,脑脊液感染病原菌高通量基因检测为钩端螺旋体,考虑为钩端螺旋体病,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后,症状改善,异常指标完全恢复。对于发热待查患者,临床医师要重视疫水接触史,关节肌肉酸痛、腓肠肌压痛等特异表现,有条件者积极采用新型检查方法,避免漏诊、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青霉素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引起赫氏反应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4/6/15
本文报告1例53岁患者,以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有呼吸功能障碍、影像学显示弥漫性肺泡出血、双下肢肌肉酸痛、肝功能损害、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到肾脏钩端螺旋体,后确诊为钩端螺旋体病,并在使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出现赫氏反应.临床药师协助医师,提供合适的抗感染方案以及赫氏反应的识别和处置意见,患者病情转归良好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一起钩端螺旋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三门县一起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暴发疫情,为防制钩体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三门县横渡镇卫生院门诊登记的2017年8月以来所有发热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检测钩体抗体.结果 共发现钩体病病例10例,其中确诊病例8例,临床诊断病例2例,无死亡病例.流行菌群为秋季群、 七日热群和黄疸出血群.首诊病例8月7日发病,末例为9月3日,历时30 d,流行高峰集中在8月15—27日;病例集中分布在横渡镇大横渡村;发病年龄为42~63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10例)、 头晕头痛(5例)、 乏力(2例)、 肌肉酸痛(1例)、眼结膜充血(1例)、 腓肠肌压痛(1例)和腹痛(1例);6例出现赫氏反应(60.00%).病例均有采挖石菖蒲暴露史,以外地感染发病居多;钩体病疫苗接种史均不详.结论 本起钩体病暴发系由发病地村民到钩体病疫源地采挖石菖蒲接触疫水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青霉素过敏休克:附尸检五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青霉素自问世以来,有极为广泛的治疗效果,但是它也可以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毒性反应以及在治疗梅毒时的赫氏反应等。有些副作用比较轻微,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近数年来,滥用青霉素的现象极为严重,不但造成用药上的浪费以及产生抗药性,减少治疗效用,而且副作用也日渐增加。就中最严重者是过敏性休克。在国外Wilensky氏(1946)Walbott氏1949曾先后报告青霉素过敏休克病例,以后陆续有更多的报告。在国内1952年滕中村氏报告一例以后,继续曾有许多报告。到目前为止,国内报告已有71例,其中引起死亡者8例,占9%强;曾做过尸体解剖者4例。当然,未发表者可能不少,足以说明情况的严重,应当引起警惕。我院一年来曾作过因青霉素过敏休克死亡的尸检五例,兹将尸检结果摘要叙述,以供同道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砷剂治疗热带嗜酸性白血球增多症发生严重赫氏反应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住院号5721),男,20岁,广东籍;因咳嗽,阵发性气喘已二个月,于1956年7月19日入院。患者于同年5月起病,先有咳嗽,咯少量白色粘痰,后则有喘息发作,入夜尤甚,曾于某院按支气管喘息经各种治疗无效而转入我院。既往健康,否认冶游及性病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盐酸甲唑醇治疗钩端螺旋体病281例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广泛流行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严重危害军民的健康。目前,治疗钩体病一般均用青霉素等抗菌素,尚无定型的化学合成药。青霉素生产需用粮食,使用时少数人可发生严重过敏休克和“治疗加重反应”(赫氏反应);给药前须做皮试,在疫区广泛使用不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结核病化疗初期类赫氏反应四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