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选择性眼动脉介入溶栓成功救治透明质酸隆鼻致单眼失明一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报道1例采用超选择性眼动脉介入溶栓治疗(intra-artery thrombolytic therapy,IAT)方式成功救治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填充隆鼻致右眼失明的案例,并结合文献探究超选择性眼动脉IAT救治HA致眼动脉栓塞的特点、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23年7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对1例HA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致盲的患者,采用超选择性眼动脉IAT救治成功,患者恢复正常视力.并分别以注射美容、透明质酸、视力受损、失明、玻璃酸酶或透明质酸酶、动脉内溶栓治疗或介入溶栓和 filler injection,hyaluronic acid(HA),soft tissue augmentation,blindness OR ophthalmoplegia,visual impairment OR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OR ophthalmic artery occlusion,Hyaluronidase,intra-arterial thrombolytictherapy 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进行搜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23年7月.统计内容包括研究者、患者、并发症、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分别来自中国(6篇)及韩国(4篇);纳入114例患者(含本案1例).所有患者均出现视力受损,甚至失明;均接受了超选择性眼动脉IAT溶栓,溶栓药物为玻璃酸酶(93例)、尿激酶(1例)或两者联合应用(17例),最佳使用量、稀释浓度和治疗时长目前并无统一方案;对视力改善的患者首次超选择性眼动脉IAT治疗时间、就诊前视力情况及视力改善结果分析,其视力改善情况与首次超选择性眼动脉IAT是否于时间窗内相关不显著(P>0.05),与超选择性眼动脉IAT时患者视力受损程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 超选择性眼动脉IAT释放玻璃酸酶及尿激酶治疗,能再通HA面部填充引起的眼动脉及分支栓塞,恢复血流,改善受损视力,但效果有限.超选择性眼动脉IAT作为HA相关动脉内栓塞溶栓的有效治疗方法,仍值得积极尝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眼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前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患眼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IAT)治疗前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并行IAT治疗的CRAO患者12例1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8只眼,女性4例4只眼;均为单眼发病。患者年龄(47.00±15.06)岁,发病至溶栓时间为(30.00±30.42)h。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同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6只眼。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OCT仪测量患眼黄斑中心凹(M)以及分别距中心凹小凹1、3 mm处上方(S1、S3)、下方(I1、I3)、鼻侧(N1、N3)、颞侧(T1、T3)CRT。CRT定义为视网膜内界膜至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强反射带内侧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IAT治疗后24 h采用治疗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对比观察黄斑区不同点位CRT的变化情况;行FFA检查的6只眼,对比观察动脉显影时间的变化。治疗前后logMAR BCVA、不同点位CRT、动脉显影时间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IAT治疗前,患眼logMAR BCVA为3.48±1.42;行FFA检查的6只眼,动脉显影时间为(27.50±5.47)s。治疗后24 h,患眼logMAR BCVA为2.35±1.59,BCVA较治疗前不同程度提高9只眼;动脉显影时间为(24.17±7.28)s。治疗前后患眼logMAR BCVA、动脉显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89、3.262, P<0.05 )。治疗前后患眼S3 ( t=2.871 )、I1 ( t=2.325)、T3 ( t=3.446)处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1 ( t=1.879)、I3 ( t=1.915)、N1 ( t=2.001)、N3 ( t=1.987)、T1 ( t=2.180)、M ( t=-0.490)处CR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IAT可有效治疗CRAO,降低CRT,但短期内黄斑区视网膜水肿消退程度有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超选择性颈外动脉联合眼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6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9/30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 CRAO)是一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表现,其发病迅速,预测性差,可造成视网膜急性缺血,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超选择性眼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患者女性,60岁.因"右眼突然视物不见3 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眼科情况:视力:右眼光感,光定位各方向明确,左眼0. 8,眼压:右眼16 mmHg(1 mmHg=0. 133 kPa),左眼15 mmHg,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瞳孔直径4 mm,直接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皮质轻微混浊,玻璃体无混浊,眼底视盘界清色可,动脉变细,后极部视网膜灰白色水肿,黄斑区樱桃红斑.左眼晶状体皮质轻微混浊,玻璃体无混浊,眼底动脉:静脉约1:2,视网膜色红润,黄斑中心凹反射可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经导管动脉注射玻璃酸酶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眼动脉栓塞兔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经导管动脉注射玻璃酸酶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兔眼动脉栓塞的价值.方法 将27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A、B、C 3组,每组9只,以微导管超选择至兔眼动脉,注射透明质酸,建立兔眼动脉栓塞模型;建模30 min后,经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分别对A、B及C组兔眼动脉注射尿激酶、玻璃酸酶及玻璃酸酶联合尿激酶,并行眼动脉造影观察各组溶栓情况,观察玻璃酸酶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兔眼动脉栓塞的价值.结果 建立兔眼动脉栓塞模型耗时12~57 min,平均(23.04±10.05)min.溶栓后 10 min,A、B 及 C 组兔眼动脉开通率分别为 11.11%(1/9)、22.22%(2/9)及44.44%(4/9);溶栓30 min后各组开通率分别为11.11%(1/9)、22.22%(2/9)及55.56%(5/9),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B及C组眼动脉未能开通的兔眼球周围血运较溶栓前明显改善.结论 经导管注射玻璃酸酶联合尿激酶溶栓可用于治疗兔眼动脉栓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