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稀濒危植物距瓣尾囊草(Urophysa rochkii)的开花物候和繁育系统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野外观察,运用套袋授粉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等实验方法对距瓣尾囊草开花物候以及种群的繁育系统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距瓣尾囊草为两性花,聚伞状花序,花期较长,从头年12月持续到次年4月,单花花期持续8-15 d,种群花期可持续4个月左右.2)距瓣尾囊草在花朵未开放前花粉没有活力,花药开裂当天花粉活力达到94.8%,第2天为90.3%,第3天为81.6%,第4天为62.9%,此后其花粉活力明显减弱;柱头可授性于散粉后第3天开始出现,散粉后4-5天最强,散粉后第8天柱头失去可授性;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有5d左右的重叠期.3)其花粉胚珠比P/O为938.5±250,按照Cruden标准划分,其有性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4)按照Dafni的标准,距瓣尾囊草的OCI=4,即繁育系统为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5)人工异花授粉结实率达80%以上,略高于自然结实率78.94%;直接套袋结实率为5.71%;去雄套袋和去雌套袋均不结实.以上结果表明,距瓣尾囊草繁育系统表现为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并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其开花物候、花部特征和繁育系统为适应特殊的环境提供了一定的生殖保障,本次研究结果为距瓣尾囊草的迁地保护和种群的繁衍复壮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极小种群植物距瓣尾囊草的核型及5S rDNA-FISH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改良的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制片,对距瓣尾囊草(Urophysa rockii Ulbr.)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分析;并以5S rDNA为探针,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5S rDNA位点进行定位.结果 表明,距瓣尾囊草的染色体总数为14条,染色体基数为7,倍性为二倍体;该植物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2L+2M2+10M1;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m,无随体,着丝粒平均指数为44.09,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5.91,染色体核型属于“1A”型,在系统进化上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同时,具有2个5S rDNA位点,且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1号染色体)长臂的近着丝粒位置,由此可见5S rDNA可以作为该植物染色体识别的有效标记.综上所述,本研究解析了该植物的系统学和细胞学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